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纵览 » 正文

产能过剩三七价格暴跌70% 下游药企打翻身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30  浏览次数:104
    今年以来,中药材三七(以120头三七为例)从1月份的440元/公斤,下跌到现在的130元/公斤,跌幅达70%。许多在2012年高峰期大面积扩种的三七在今年大量上市,而其下游市场饱和,导致产能严重过剩。

    与此相反,下游制药企业在2012年三七价格高企的时候承受的成本压力,现在这一情况得到极大缓解。《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查阅最新的上市药企业绩报告发现,三七降价驱动不少药企业绩增长,比较典型的有中恒集团、昆明制药、华神集团等中药企业。

    产能急速扩张引价格暴跌

    三七的有效活性成分主要是三七皂苷类,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通脉活络、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合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用于治疗中风偏瘫,对淤血阻络及脑血管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等具备显著的临床疗效。前几年,随着我国心血管类药品市场的猛增,素有“金不换”美称的三七价格以“火箭”般的速度不断攀升。不过,今年以来,三七价格的涨势戛然而止,取而代之是一步步走向下跌的深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成都荷花池药材市场了解到,目前成都市场上最常见的120头三七报价170元/公斤,而实际交易价格可能会低到130元/公斤。同时,记者查询了文山三七网(由文山州三七产业局主办)的一组官方数据,据对文山州三七市场调查统计,2014年9月第二周(9月8日~9月14日)市场内各三七品种都有不同程度下降,跌幅较大的是30头三七:每公斤均价357元,较上周下降22.84%;80头三七:每公斤均价167元,较上周下降22.52%;120头三七:每公斤均价150元,比上周的180元下降17.06%。记者了解到,三七价格在2013年6月达到近两年高峰,30头三七价格1002元/公斤,60头三七是838元/公斤。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三七价格出现暴跌行情?生意社中药行业分析师薛海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期三七价格高涨,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下游市场需求没有扩大,导致其产能过剩。云南文山州素有“中国三七之乡”之称,它占据全国90%以上的三七种植面积和产量。

    文山三七网官方数据显示,2011年文山州三七种植面积9.79万亩,三七产量4707吨;2012年种植面积15.47万亩;2013年文山州种植面积29.23万亩,产量达1万吨。短短3年间,种植面积扩大了3倍有余,产量增加了一倍之多且还在继续增加,由于在2012年种植的三七在今年到了采收的时机,今年产量有望达到2万吨。

    薛海娟还向记者透露,由于受2009年以来三七价格大幅度上扬的影响,文山州境内对三七的种植热情一直未减,除本地的种植户之外,一些外来资金也开始进入文山州租地种植三七。特别是在最近两年内,三七的种植面积已经开始向红河州和曲靖市转移。目前三七产能过剩较为严重,云南文山州主产区的产能都已超过市场所需,曲靖和红河州的加入会加重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明年产量将远远超过今年的产量,加之此前的库存,明年产量将在3万吨到4万吨之间,可以预计三七价格近两年内都将低位运行,薛海娟告诉记者。

    种植成本上涨

    三七产量这么大,那三七的市场需求有多大呢?薛海娟对记者表示,近年来三七市场容量在7000吨~8000吨左右,以前价格高的时候抑制了三七的部分需求,不过,在价格下跌之后,需求量有所回升,她表示国内市场需求在7000吨~10000吨左右。

    记者从文山三七网发布的一则三七种植业风险提示中印证了薛海娟的说法。该提示显示,全国以三七为主要原料的药品品种有356个,获得国家药品批文的产品有3626个。三七主要有以下几个流向:一是文山州内加工企业和附近的个体户,预计合计消耗三七原料在1000吨左右;二是国内大型药厂,直接采购三七原料预计每年3500吨;三是国内各大中药材市场,转销三七2000吨。此外,近年来三七的年出口量在700吨左右。

    另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尽管市场价格暴跌,但三七的种植成本却在上涨。薛海娟告诉记者,按照目前的成本来看,种植成本在每公斤150到200元之间。

    据文山三七网数据显示,2012年底,文山州三七交易市场三七红籽每公斤最高价达700元。三七种苗的价格也相对往年较高。同时,建棚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遮阳网从平均每吨1.4万元涨到1.8万元,地租和工价也在不同程度地上涨,工价上涨了40%。这样一来,2012年新造园种植的三七成本将比往年高。

    由于三七有着独特的种植条件要求,一般种植后3~5年才可收获。也就是说,在2011~2012年高速扩大种植面积后,预计在2014~2015年将是高成本三七的收获高峰期,不得不面临的现实是,高成本三七大量上市,但是市场价格却雪崩般暴跌,薛海娟表示。(每日经济新闻)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