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现有的几种抗结核药物已经使用了半个世纪以上,耐药病例也在不断增加,肺结核治疗进入了一种窘迫的状态。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已有药物的作用靶标,寻找具有相同作用的新化合物,为抗肺结核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用于治疗肺结核,但其作用机制是所有抗肺结核药物中最不清楚的。日前,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已经发现PZA是如何攻击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的。相关文章在线发表在8月13日的《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杂志上。
领导该研究的彭博公共卫生学院的分子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的 Ying Zhang教授说:“PZA可能是我们拥有的最独特的抗生素,因为它不仅作用于被激活的结核细胞,还能够找到并破坏其它抗生素无法控制的潜伏性结核细胞。就像除草一样,很多新药只能除去地上部分,而根却还在。PZA却可以除根,弄清楚它的作用机制,可以使我们更快摆脱肺结核,并且永不复发。”
与上海复旦大学合作的这项新研究发现,PZA通过扰乱PanD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能量产生杀死该细菌。 PanD是能量代谢中至关重要的辅酶A合成的关键。当PanD在结核细胞中正常工作时,尽管患者经过一个很长疗程的治疗,细胞还是能够顽固存在。只有PanD这种独特的能力被限制了,才能清除潜伏的细菌。
此前,发现PZA另一个作用靶标Rspa的研究人员称,PanD突变是只存在于PZA耐药的结核细菌的一个子集中。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证明了PanD 是PZA一个新的、独特的靶标。Zhang教授说:“PanD 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发现,因为该酶只在细菌中存在,而不会存在于感染疾病的患者细胞中。”
2012年,全球有860万人患结核病,130万人死于结核病。尽管新的诊断率在下降,但是耐药病例却在增加。当患者被诊断出结核病后,要接受6个月的抗生素治疗。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都在努力开发疗效更快的、无毒副作用的药物。
PZA是治疗肺结核一线药物,既用于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也用于耐多药结核病,开发的新药也要结合PZA一起使用。
在了解PZA的作用机制后,Zhang教授表示,他计划寻找同样以 PanD为靶标的化合物,通过这种途径开发治疗结核病的新药。他还说,该方法也适用于开发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其它顽固疾病相关的药物,如莱姆病、尿路感染甚至癌症。(生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