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会议。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会上提出,将建立和完善主动使用国产设备激励机制,重点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会上表示,针对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设备,包括医疗设备,工信部正在探索建立扶持重大设备首台套国产化的责任保险制度。
李斌指出,医疗设备装备水平很大程度上是衡量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据统计,2013年,全国各级卫生计生部门所属机构拥有各类医疗设备价值约3192亿元,占固定资产总额的33%;装备万元以上设备417万台件,与2008年相比增长86%,其中价值100万元以上设备近9万台,增长122%。但目前在大型医用设备、精密手术器械等高端市场上,进口品牌设备所占份额很大,设备采购价格、售后服务价格昂贵,不少医疗机构存在盲目追求高档、贪大求洋的问题,导致医疗成本居高不降,加重了患者就医负担。
另外,首台套设备市场化一直是困扰产业多年的难题:一方面,用户单位对设备不放心,在使用过程中要冒运行风险;另一方面,包括政府资金补贴在内的政策扶持力度有限。苗圩称,工信部已与财政部协商,将针对国内所有重大装备建立首台套保险补助机制,由中国保监会指定保险公司专门设立一个险种,参险企业只需负担很少一部分,中央财政将负担绝大部分,预计将在2/3以上,以此推动国产大型设备首台套、首批次的推广和应用。
苗圩指出,要建立工信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两部门之间的工作会商机制,制订出台推进国产医疗设备行业发展的专项行动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支持领域,落实政策措施。
李斌强调,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加强研发与使用需求的对接,搭建产学研医深度协作的高起点平台,探索建立高水平医疗机构参与国产医疗设备研发、创新和应用机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制定引导卫生计生机构装备国产医疗设备的规划和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主动使用国产设备的激励机制,重点推动三级甲等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要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国产医疗设备产业水平整体提升,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