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取消广东省增补低价药品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取消1900个品种剂型的省级增补低价药的最高零售价格。加之此前已取消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清单》最高零售价格品种,目前广东共有近7000个品种剂型的低价药品放开价格。
随着各省低价药增补工作的陆续收官,各地低价药政策已走向落地阶段。
乐观预期谨慎操作
国家卫计委《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公立医院使用的常用低价药品,由医院直接与挂网生产企业议定成交、及时结算。《广东省医疗机构基药/非基药交易办法(试行)》也要求,低价药品及临床必需且采购困难品种由医疗机构自行遴选品规和生产企业,在入市价之下由交易双方通过交易平台议价,实行网上交易。
然而,低价药品短缺仍长期困扰着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药。“低价药采购不到的形势严峻,近期已有近20个品种无法采购,如维生素C注射液、缩宫素注射液、氢氯噻嗪片等。事实上,医疗机构也希望通过议价购进品牌质量好、产业链完善、货源稳定的企业的产品,但采购不到的主要原因还是供应短缺,受招标定价影响很大。”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金伟军向记者表示。
如今低价药政策放开药品定价,但在各地政策仍未完全落地、低价药交易采购流程依然不够明朗的情况下,除少数龙头企业开始试探性地提价外,更多的企业还在观望。
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政府事务部经理甘霖介绍,该公司多个品种已进入国家或地方低价药目录,以止嗽化痰颗粒为例,按照国家发改委原来的定价3g/袋最高零售限价为2.5元。“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临床疗效的高标准,南京同仁堂作为老牌企业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此次入选低价药目录的止嗽化痰颗粒为中药独家剂型品种,品牌影响力大,质量及临床疗效优势明显,如能在合理范围内进行价格调整,产品销售前景非常乐观。”
不过,对于如何提价,上述企业仍然十分慎重。甘霖表示,提高定价除了考虑其他企业的竞品价格外,还要考虑生产成本和经营模式。“南京同仁堂部分品种即使按低价药每天5元的限价销售,仍难以平衡盈亏,这些品种即使进入低价药目录也没有办法保证生产。而随着新医改的推进,三保合一、总额控费、零差率销售等政策的研讨和试点,经营模式将可能发生较大变化,最终定价还要看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综合考虑。”
让利影响销量
低价药清单出台的积极意义不言自明,但企业真正需要修炼的无疑是清单之外的功力。众生药业副总经理李滔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低价药的交易采购与以往的市场逻辑不同,企业在应对时需要有针对性策略。“以往零售药店不喜欢基药,因为没有利润空间,但低价药是一个机会,众生丸入选了广东省低价药增补目录,新政策下的市场机遇能否抓住,产品定价很重要。此外,团队围绕经营策略在执行上是否到位,才是最终市场效果能否得到很好体现的关键。”
对于低价药目录药品是否涨价,以及政策应对执行层面的具体细节,采访中不少企业均略显低调,而低价药在不同地区如何定价、是否涨价、如何做好不同地区的价格维护防止窜货等等,都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家及地方政策均明确低价药允许在基层使用,无论是低价药中的基药还是非基药,能够覆盖到基层市场,依然有机会实现放量。但如果低价药中的非基药仅限于价格放开,无法覆盖基层,预计在药品零售市场的销售会有所改观,但在基层医疗机构仍难有突破。“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再好的政策机遇也难把握住。”
福建某医药公司市场部温经理对记者表示,低价药目录品种多为传统经典药,这类药物即使是非基药,也比较适合在基层使用,属于“保基本”的范畴,且目录品种多是口服药,符合基层用药习惯,契合基层的医疗格局。“产品能否放量直接考验企业销售团队的能力,如果企业没有自营销售团队,采用招商代理制,能否找到真正在某个地区有优势的代理商团队很重要。比如,银杏叶胶囊4天的使用量我们卖10.5元是没什么利润的,低价药政策出台后可适当提价,但提价后价格能否让利、能否第一时间占领市场高地,才决定企业品种会否上量。”
此外,低价药提高定价还涉及现行政策,尤其是与医保政策的衔接。甘霖直言,低价药在最终销售环节能不能提价,政策层面还有待进一步明确。“以往物价管理部门出台一些政策,医保部门也会相应做出调整给予必要的支持,毕竟有统一中标价作为参考。低价药品种取消限价直接挂网议价交易,等于没有统一的‘中标价’,医保支付价格设定原则企业也在密切关注。”(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