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帝斯曼(DSM)集团公司7月11日宣布,其已经同中国维生素C生产厂家江山制药集团达成收购协议,但此时不会公布财务数据,DSM表示,按照惯例,这次对中国江山制药的收购,预计将在未来6~9个月的时间里完成。
市场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今年4月9日,DSM曾宣布其正在同江山制药进行排他性谈判。这边,江山制药则说还无实质性进展。而只是短短3个月时间,收购协议达成。
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虽然DSM宣布这项交易行动最终达成,但维生素C市场将不会发生任何重大变化。
这名不愿意透露姓名、来自法兰克福的投资专家表示,DSM收购江山公司,永远不会是为了试图赶超中国的维生素C生产厂家,或者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DSM在这一领域是一家边缘公司,与中国公司达成交易行动只是一种补充性收购,因此,市场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将保持不变,DSM不会专注于争取在这个领域成为龙头老大。
江山公司的产品主要是面向全球市场,2013年,其维生素C销售价值为6500万欧元(约合9000万美元)。但是,上述德国专家表示,这家位于江苏省、有着24年历史的公司,低成本生产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所以产品档次和质量与DSM位于苏格兰Dalry生产基地生产出来的维生素C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DSM由Dalry工厂生产其所有的维生素C产品。这些维生素C主要被用于食品、补充剂、化妆品和饲料。
“一站式”面向不同终端
4月份的时候,DSM曾表示,如果完成与江山公司的交易,这代表着将是一笔“规模相对较小的收购行动”,这项行动将提高公司在维生素C市场上的地位。按销售量来衡量,维生素C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维生素类别。
上述德国专家表示:“在我看来,与江山公司达成交易行动是要确保DSM能够向不同的终端市场提供产品,在维生素C产品的供应上成为一家‘一站式’的商店:中国生产基地提供低端维生素C——也许是应用于动物饲料;苏格兰工厂提供高端维生素C则主要应用于人类营养产品和制药产品。”
江山公司的其它产品还包括多种维生素、葡萄糖胺、矿物质和草本提取物。
在全球销售的维生素C产品中,大约有80%是由中国生产。
过去曾撰写过大量有关全球维生素生产文章的普渡大学产业经济学荣誉教授John Connor说:“我们并没有在中国看到大量的低成本创新活动,而看到的是大量的低成本生产。”
去年,中国几家维生素C主要生产厂家被美国一家地方法院勒令支付1.623亿美元的罚金。据说是发现这些公司在操纵维生素C的价格。
在美国公司指控中国生产商联合提价,从而违反了美国反托拉斯法之后,纽约的一个陪审团作出了裁决。
河北维尔康制药有限公司和华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是被处罚的两家生产厂家,而另外两家公司石药集团维生药业和中国医药集团则达成了庭外和解。
研判>>>
中国VC市场格局或打破
尽管DSM一再声称收购江山制药并不是要做维生素C行业的老大,但近日有来自中国国内的消息称,DSM与江山制药达成收购协议,维生素C市场格局或将打破。
DSM目前在苏格兰运营高端维生素C生产工厂,江山制药同样会改善DSM维生素业务板块的全球布局,并提高维生素C产能。
据博亚和讯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外维生素C主要以DSM供应为主,另外印度和俄罗斯分别有一家工厂,但印度和俄罗斯工厂的产能较小,同时需要从中国进口古龙酸原料,对市场影响有限。
2013年,中国有维生素C生产企业近20家,产能达到20万吨。产能大、集中度分散导致价格在2010年开始回落,出口单价从年初的9美元/kg,回落到2013年的3.5美元/kg,虽然不是历史最低位,但考虑到2003年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因素,如果维生素C出口价格换算成人民币,这已经是历史的最低点了。2009年以来,维生素C价格快速回落,降幅为70%,但同时,山梨醇价格震荡上行,山梨醇上涨10%。对维生素C行业来说,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产品销售价格下滑,利润被迅速挤压,行业已经处于亏损状态,面临进一步的整合。
DSM上半年在中国走了两步妙棋——“全球性产品,本土化解决方案”,这完美地诠释了其全球战略的演进。4月,DSM宣布正在同江山制药进行谈判,以增强维生素C的全球布局,5月,位于河北省霸州市的动物营养中心开业,以便进行营养和创新解决方案研发。从上游看,DSM除了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E生产线,同海嘉诺生物素、新鸿叶酸、龙沙烟酰胺、武汉有机苯甲酸、诺维信酶制剂等也有广泛合作;从下游看,在中国运营多维和预混料等工厂,研发中心的投建,将重点研究如何将上游现有产品合理组合,提供适合中国的解决方案。
DSM对于中国的VC生产企业已觊觎已久。2009年3月,公司曾与华药集团及华北制药签署合资协议,DSM出资8.27亿元人民币,与华北制药双方组建3家合资公司,在集团层面,DSM以增资的方式,获得华药集团9.77%的股份。但是这起耗时5年的合资谈判,随着冀中能源入主华药而迅速告吹,2009年10月30日DSM正式宣布暂停了其与华药集团在中国设立营养品和抗感染药领域的合资公司的合约。
10多年前,DSM的销售基本上都集中于欧洲。彼时公司欧洲份额占全球销售总额的75%,目前这一比例已经下降至35%,美国占比为25%,高速经济增长地区(包括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占比上升至近40%。眼下,DSM在中国的年销售额已接近20亿美元(约合122亿元人民币),并计划在2015年达到30亿美元。
作为VC生产大国,我国拥有全球90%的生产能力。目前,业内公认的VC“五大家族”分别是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石药集团、江山制药和后起之秀山东鲁维制药。其中,石药集团和山东鲁维制药产能约为3万~3.5 万吨;东北制药产能约为2.5 万吨;华北制药和江山制药产能都在2万吨左右,“五大家族”的产能总和约12万吨,与全球VC 需求量大致相当。国际上可与他们匹敌的只有维生素巨头DSM,其大约拥有2.3 万吨产能。
不难看出,在华所占比重如此之大的DSM为何会不断地在华寻找并购目标的目的所在。这次成功收购江山制药,国内的VC竞争格局无疑已被打破。(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