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在北京卫生系统医改分析会上说,按照既定安排,酝酿多日的北京市医管局将于7月28日挂牌。
据悉,北京市新组建的医院管理局,将是国内首个列入行政序列的医管局,是设在北京市卫生局下的“二级局”。未来,北京市属22家医院的人、财、物管理权,将从北京市卫生局剥离到医管局,卫生局主要负责政策制定、监督等宏观管理。
卫生局:“四管一不管”
据了解,今后北京市卫生局对医疗机构的管理职责是,管规则、管准入、管标准、管监督,不管公立医院的具体事务。
管规则就是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留出更多空间鼓励民营医院发展。管准入,包括医疗机构设置批准、医疗广告初步审查、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注册登记等。管标准,卫生局将明确具体的行业规范,用制度管人,用标准管行为。管监督,就是有了标准和规范后,以监督为保障,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
医管局:10项指标考核公立医院
北京市医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医管局的工作首先是对医院运行机制进行改革。要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市属公立医院将建立“公司化”的法人治理结构。院长拥有对医院人、财、物充分的调配权,同时接受医管局严格的目标管理和考核。医管局还将向市属各家医院派驻监事会,医院实行监事会监督下的院长负责制。在医疗系统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医管局实行总会计师制度。
其次,医管局要对医院的医疗资源进行统筹、调整,比如负责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合理配置,要对大型医疗设备等资源进行统筹,实现医院间共享。
第三要对公立医院进行绩效考核,考核以公益性为核心,分为5个方面:一是医疗质量安全;二是工作效率,包括工作量、平均住院日、人均服务量考核等;三是成本控制;四是社会评价,社会满意度要与医院利益直接挂钩;五是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据了解,医管局将制定包括患者满意度、临床路径管理情况、平均住院天数等在内的10个考核指标,实行年度考核制。
医管局还要负责创新医疗服务模式,解决看病难。医改办相关负责人说,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感受到就医环境的变化和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服务态度的变化。
管办分开需要很长的过渡期
要检验管办分开的效果,就应该在医管局运行一段时间以后问院长:“医管局管你们和以前卫生局管你们有什么不一样?” 北京医学会副会长于小千说,管办分开的关键是能否跳出原来的束缚,让医院真正成为独立法人单位。
于小千介绍,目前状况下,医管局管资产,可以代表22家市属医院招投标政府的医疗服务项目,这比过去一家医院“单打独斗”具备很大优势。因为北京的市属医院整体力量很强,各个医院都有顶尖的专业,凭借这个优势可以到科技部等竞标科研项目。
于小千说,目前的这种模式,还可能出现市属医院与属地医院管理上“拎不清”的难处。“属地医院与卫生局的关系就是业务关系,而医管局就是管业务。医管局不仅管自己的医院,其他医院的技术指导也应该在医管局,不应该在卫生局。不要让属地权限变成‘双婆婆’。”
不论是二级局还是平行机构,都将面临职能“拎不清”的挑战。于小千曾担任北京市海淀区公共管理委员会主任,在试行管办分开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例如社区卫生绩效考核,到底谁考核?照推理,海淀公共委负责医疗机构的人、财、物,卫生局属于区域内的行政管理单位,当然也可以考核。再比如科研工作,科教处还在卫生局,教学都在北京的大医院,两边管,还是卫生局给医管局下任务?”
“所谓医管局,我个人认为也是个过渡单位,只是目前医疗机构数量多,归属复杂,需要一个部门进行协调。”于小千说。
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将进入实质阶段
记者在采访北京市市属医院相关负责人时,多数人以医管局“具体操作细节还未出台,不好说”为由婉拒采访。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之一、北京朝阳医院院长封国生说,北京市医管局的成立,标志着北京公立医院改革进入了实质阶段,一系列公立医院改革措施将逐步展开。
封国生说,医管局成立后将对公立医院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医院管理者在重视提高医院为人民健康服务能力的同时,必须更加关注医院的运营成本与效率,推进医院管理由传统的粗犷式向更加科学、更加精细化方向迈进。例如,运用目前医院已搭建的全成本核算平台,达到全院各环节的成本管理,实现全方位的成本核算,提高经营效益;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加快实施一批看得准、见效快的改革政策措施,如预约诊疗、双休日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区域性医疗资源一体化服务,试行按病种分组和总额预付等医保付费方式,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