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我国学者发现新型SARS样冠状病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11  浏览次数:110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涂长春领衔的联合课题组,在云南蝙蝠体内检测出新型SARS样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抗原性分析表明,该病毒具备感染人的能力,推断其很可能是SARS病毒的祖先或“亲属”,为理清SARS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病毒学杂志》上。

    据介绍,目前已发现蝙蝠携带130多种病毒,其中著名的有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和SARS样冠状病毒等。我国云南省地处亚热带,是多种流行性人畜共患病的自然疫源地。涂长春课题组与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病毒分离鉴定方法,首次全面调查了云南省蝙蝠携带病毒的病原生态学本底,新发现57种哺乳动物病毒,鉴定了18种新病毒,公布了圆环病毒、博卡病毒、星状病毒等10余种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

    2003年,SARS暴发,仅在中国就造成800多人死亡、5000多人感染,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11年来,虽然科学界在蝙蝠身上发现了多种类型的冠状病毒,并逐步认定蝙蝠就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但始终没有找到其具有人际传播能力的证据。2012年,中东地区报告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中东呼吸道综合征,临床表现类似SARS,迄今已导致数百人死亡。涂长春表示,冠状病毒是一类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具有严重威胁的重要病原体,由于存在高突变率和高频率的基因重组,冠状病毒依然是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监测的重点。(健康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