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中国的药滞时间几乎是全世界最长原因为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09  浏览次数:114

  药,在中国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如今的中国人已经可以和国外同步地享受任何新产品了,只要依法缴税就行(当然意识形态类商品除外)。只有药不行。国外上市的新药不能立即进口到中国,必须再在中国人身上做一次临床试验。于是,国外的新药平均需要等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进口到中国。如果再加上进医保的时间,平均需要等6-8年,这就是发展中国家独有的“药滞”现象。

  药滞曾经是有道理的,因为早期的新药都是在欧美的白种人身上试出来的,科学家们不知道亚洲人是否适用。最先西化的日本人最早开始实施临床试验制度,所有进口西药都要在日本人身上重新做临床。试了这么多年之后,科学家们发现人种之间的差异非常小,只要根据体型稍作调整即可。于是日本人防松了管制,如今日本的药滞时间只有大约1年左右。

  发展中国家里,只有中国等极少数国家依然坚持老的方式,再加上审批临床试验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中国的药滞时间几乎是全世界最长的,中国的病人是全世界最晚享受到最新医药成果的人群。

  为什么会这样?我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采访了十几家中外制药厂的有关人士,试图找出这里面的原因。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可以分不同的层次来解答。

  第一层,延迟批准进口新药,相当于缩短了专利有效期,无形中给中国仿制药厂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若干年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甚至出现过不批进口药,自己偷偷仿的情况。但近来中国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了,但专利有效期仍然被缩短了很多,仿制药厂渔翁得利。

  第二层,中国药监部门人手严重不足,是药滞最表面的原因。中国大陆负责新药审批的药品评审中心只有120人的编制,除去一些行政人员后就不剩下几个了。美国FDA负责审药的有4000多人,欧洲3000多人,日本600多人,中国台湾省也有200多人!堂堂中国大陆,还比不上一个小小的台湾岛。中国药品评审中心不但人少,而且为了防止腐败,人员还要轮换,导致审批人员的专业性不强,经验不足。问题是,如此巨大而又明显的差距,难道中国有关部门不知道吗?或者,按照某些人的思路,中国的官僚体制竟然如此顽固吗?我不认为这就是真相,而是另有原因,否则的话无法解释为什么其他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唯有医药行业停滞不前。

  第三层,进口药往往都非常贵,对于医保的管理者来说,这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我曾经认为这一点是导致药滞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有两件事情动摇了我的看法。第一,据统计,中国人花在药品上的钱大约有一半是自费的,和医保没关系。中国医保只是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比大多数发达国家要差得多,药品目录的更新速度也慢得多,大部分进口新药根本进不了医保。第二,中国医保当中中药和中成药占了一半以上,也就是说,中国人花在买药上的钱有一大半给了根本没有经过临床试验的中药!只要把这部分钱省出来,医保就不会缺钱了。

  第四层,想来想去,我得出了一个和其他行业类似的结论,那就是中国药滞问题的根源在于政府、民众和企业这三方的关系没有理顺。中国政府是全能政府,这是历史造成的结果。老百姓也愿意让政府去承担一切责任,出了事首先去政府告状,这就导致政府官员宁可不干活也不能干错活。比如政府对待企业的态度就是先把你当成骗子,这几乎成了政府监管机构的缺省设置。这样的情况几乎发生在所有领域,但在医药领域,时间就是生命,不干活会出人命的,于是矛盾就凸显出来了。

  第五层,医药领域还有自己的特殊性,那就是如何看待临床试验。在一部分媒体记者的渲染下,临床试验被描绘成跨国企业拿中国人当小白鼠,一部分政府官员也跟着煽风点火,在这样的环境下,药品评审中心肯定会尽可能地拖延临床试验的审批速度,先让外国人去试药,出了毛病也是老外先倒霉。从表面上看,这个措施中国人占便宜了,但老外做出牺牲的结果就是人家的药品研发速度比中国快很多,而且比中国更安全,最终企业和病人双方得利,这就是典型的吃小亏占大便宜。而中国人历来爱占小便宜,最终吃了大亏。

  政府、企业和民众三方角斗的最终的结果是,中国的药滞变成了恶性循环,老百姓越是吃不上新药,政府就越不敢放开新药审批,生怕老百姓看明白了这一点,反过来责骂政府为什么隐瞒事实。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老百姓知道了真相,会不会起来造反呢?

 

 
关键词: 临床试验 , 新药进口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