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做投资,很多人会说,找未来有潜力的朝阳行业呀。可事实上,这对于投资来说远远不够。
已经有太多的例子证明朝阳行业里面也有夕阳公司,而且这恐怕要比夕阳行业里面的朝阳公司多得多。
正所谓“君到洛阳花似锦,我到洛阳叹奈何”。虽然身处在风光无限的朝阳行业里面,看起来前途似锦,但是总是有很多上市公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让股东们满意地微笑。这也说明做好生意很难,总是小概率的事情。
这里有3个案例,这三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名字里面都带有“生物”这两个字。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生物新材料、生物环保等正是近期非常流行的方向,公司的名称里面一旦有生物两个字,马上就高科技起来了。事实上,已经有公司改名,向“生物”进军。
案例1
莱茵生物:主营飘忽不定业绩难以安定
先介绍一个行业——植物提取,这和保健品行业密切相关。随着全球“崇尚自然”、“绿色消费”理念的推崇,催生出全球最大的膳食补充剂市场对植物提取需求的增长。
植物提取类产品包括我们现在保健品市场上耳熟能详的葡萄籽(抗氧化)、叶黄素(对眼睛好)等等。一听这样的行业,是不是觉得肯定是前景向好、空间巨大?
事实上,我们在莱茵生物的董事会报告中也可以看到公司多次形容植物提取行业“是一个新兴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朝阳产业”。
让我们来看看公司的股价——从2010年下半年以来,公司的股价就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中,从38元跌到了如今的15元不到,跌幅在60%左右。
看一下公司近年的业绩,基本上看不到“朝阳”的气息。公司曾在2012年巨亏27倍,2013年业绩扭亏也是得益于全资子公司桂林莱茵投资有限公司的BT项目副业。
从最近发布的年报来看,由于需求不振、成本上升、汇率波动等不利因素,主营业务较2012年相比并无起色。数据显示,2012年制造业营收为2.25亿元,毛利率12.52%;2013年营收减少了近1600万元,但毛利率有所提高,为26.7%。
那么,公司的主营为何会如此乏力?
事实上,公司似乎常常处于“应该做什么”这个哲学式的困惑之中。
2006年,由于禽流感爆发,莱茵生物将“达菲”主要原材料的八角提取物作为主打产品,八角提取物比例从2005年的4.1%上升至2006年的23.32%,毛利贡献也由3.24%上升至22.4%。随着禽流感得到控制,八角提取物比例逐步下降,到2007年上市前夕降至约9%。
其后,莱茵生物又开始主攻罗汉果,作为上市主打品种的罗汉果曾在2007年中旬对公司利润的贡献约为11%。
2009年4月,随着甲流爆发,公司所有的产品线全部投入到八角提取物莽草酸的生产中,没有生产其他产品,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太大利润的提升,之后2010年主推的品种包括罗汉果的提取物。
主营业务迷失,于是莱茵生物选择“大兴土木”。2010年,莱茵生物以自有资金1亿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莱茵投资,主要从事对土地、房地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项目等投资。而这一业务也成为公司近期业绩扭亏的原因。
从莱茵生物近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对主营业务定位模糊、举棋不定,是其业绩不振的主因,而当公司开始投机其生意的时候,资本市场就开始投机其股价。而从公司的“艰难腾挪”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即使是所谓的“朝阳行业”,具体做起来,也没那么好做。
此外,大股东减持、减持之后又借钱给上市公司并赚取利息之类的事情也让投资者对其产生了不良的印象。
案例2
晨光生物:朝阳行业内竞争者众定价权弱毛利不断下降
说了莱茵生物,另外一家公司不得不提——晨光生物。
而这两家公司又是何其相似,主营均为植物提取,同样身处“自然又健康”的“朝阳”行业,上市以后股价表现也同样不振。和莱茵生物的“主营不定”不同的是,晨光生物的主营业务相当确定,尽管如此,公司近年来的业绩相当不好。
从业绩来说,莱茵生物是大气又大落,晨光生物则是长期不振,自2012年第三季度以来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中。
上市之初,券商还发布了“产业链完善”、“业绩低于预期无碍全年增长”、“双轮驱动”之类的标题,随后在去年3月份就没有相关的研究报告。
去年,公司的业绩就下跌了八成。公司2013年业绩出现大幅下滑原因是植物提取行业总产能严重过剩、竞争过度,主导产品辣椒红色素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叶黄素产品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出现减值;受市场环境和股票价格低迷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注销了股权激励计划,期权费用一次性计入当期所致。
事实上,从2009年至今,公司的毛利率下降了近一半,也进一步证明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也证明公司在市场价格方面无法“做主”,本质上是工厂型的企业,只有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价格波动而随波逐流。
“多数企业跟风涌入植物提取行业,导致总产能过剩,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低落。”公司方面提到。
可见,朝阳行业的潜在风险是进入者众多,竞争愈加激烈,以至于产品本身变得不值钱。
案例3
星河生物:主营业务拿不定主意还在停牌中
如果说保健品相关行业是朝阳行业,那么菌菇领域也被认为营养价值高而在近年来受到了关注,星河生物就处于这样一个“朝阳行业”中,公司主营鲜品食用菌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公司无论是业绩还是股价就处于接连的下降之中,完全没有发挥朝阳行业的优势。
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比上年度同期下降2612.35%。公司解析巨亏的原因,是由于鲜品食用菌市场价格出现整体大幅下滑,公司鲜品食用菌产品售价同比大幅下滑,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公司营利情况。
而和莱茵生物类似的是,公司在主营业务方面似乎“拿不定主意”。
公司之前筹建了新乡星河生物食用菌生产基地,并已经做了大量投入。
随后,公司决定停止该业务,并解释称,由于2012年以来,公司主营的金针菇等食用菌市场行业竞争激烈,产品的市场供给呈爆发性增长,导致行业内工厂化产品市场销售价格整体同比大幅度下滑,对食用菌的盈利空间构成较大的压力,造成将投产金针菇等食用菌类产品的新乡星河生物食用菌生产基地项目已经无法达到原来预计的投资回报,存在较大风险。
与此同时,公司推出两大新业务——以“菇脆”为代表的深加工产品以及广东虫草项目。
拿不定主意的不只是主营,还包括名称,事实上,公司之前将名字改为和铁木真之差一个字的“菇木真”,随后又改名为星河生物。
目前,公司还因为重组而处于停牌之中。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几家公司的共同点:
1.虽然这3家公司都处于朝阳行业之中,但是本身并没有充足的竞争力,基本上没什么定价权,市场好的时候业绩稍可,一旦竞争激烈,毛利率马上下降。
2.这三家公司的市值都在20亿元以下,因为主营糟糕,市值也做不大,这也实属正常。
3.最近都没有券商在关注,股东或高管爱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