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7日下午,贵州长三角医药产业发展投资对接会在上海宏安瑞士大酒店三楼苏黎世厅隆重召开,来自贵州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众多医药企业和投融资机构共计300余人出席了此次活动,交换合作项目并交流。
上海市副市长周波在会上致辞时表示,上海和贵州两地产业互补性很强,沪黔两地的合作将带来很多新发展和新机遇,他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来加深两地的合作,推动两地医药产业的发展。
据悉,2013年,贵州医药产业全口径总产值近500亿元,其中医药工业总产值300亿元,近3年年均增速18.1%;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年均增速55.8%,是贵州十大重点产业工业投资增速最快的行业。贵州医药产业以中药为主,主营收入占贵州医药产业的92.7%,而中药又以苗药为主,占70%以上。民族药(苗药)成方制剂已收录进入国家药品标准,其品种数占全省中西药制剂品种总数的16%,占中成药制剂品种的20%。2013年,全省中药、民族药销售产值居全国第10位。其中,苗药销售产值达到150亿元,超过全国藏药、维药、蒙药三大民族药之和,成为全国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
贵州共有中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等药品生产批号2000多个,其中,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500多个。贵州现有药品品种近1000个,独家品种300多个,单品种销售上亿药品32个。其中,景峰公司独家品种艾迪注射液销售收入已超10亿元,成为全国治疗肿瘤的中药主打产品之一。贵州医药品种主治病种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和外伤各科等。
贵州生物多样性良好,是全国中药材四大主产区之一。贵州现有中药材品种资源4802种,其中药用植物4419种、药用动物301种、药用矿物82种,占全国中药材种类总数的40%,居全国第2位。中药材种植抚育面积达400万亩,居全国第3位。组建中药材种植合作组织411个。种植面积上万亩的品种达到33个,其中金银花、太子参、杜仲种植面积达30万亩,薏苡仁、生姜、厚朴种植面积达20万亩。山银花、厚朴、花椒、刺梨、银杏、黄柏、五倍子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2013年,中药材产量103万吨,约占全国产量11%,总产值91亿元,居全国第4位,为贵州大力发展现代中药、民族药提高良好资源基础。
贵州制定了包括土地流转、园区建设、商业物流配套、行业整合并购、引进企业及品种落地、税收减免、财政奖励补助、规划建设血浆站等要素配套、完善医药流通体系、引进培育产业人才、优化服务环境等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助推医药产业大发展。
贵州医药产业将积极迎接新医药产业挑战,做强做优中药、民族药,发展壮大生物制品,积极发展医药器械及医药包装材料,鼓励发展大健康产业,加快推进行业整合,努力走出“大集团、大品种、大产业、大体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