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局表示,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在管理层授意下大规模行贿。投资者对此漠不关心,GSK的股价没有受到影响。
一个原因是,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调查从去年夏天就浮出水面,当时立即产生了影响——GSK去年第三季度在华药品销售额大跌60%。因此,负面消息可能已经被股价消化了。(第三季度后GSK在华销售额有所回升,或许要感谢疫苗产品的表现,因为与药片或吸入器相比,疫苗销售不太容易受到医生处方的影响。)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投资者认为在华销售没那么重要。2012年GSK在华药品销售额约7亿美元,仅为当年集团总销售额的3%。更可能的情形是,投资者难以估计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因为这方面的披露信息太少。要想找到GSK在中国的营收数据,需要花费好一番功夫,而GSK也不披露在华利润。
这样做的不只GSK一家。跨国药企总把中国市场的潜力挂在嘴上。但在盈利能力方面,它们选择沉默。在这一点上,GSK比同行做得好——至少有营收数字。
诺华和辉瑞公布在华营收增长数字,但不公布营收额。强生公布了2013年在华营收数据(28亿美元),但未公布增长状况。罗氏提供年度营收数据。默沙东与众不同,它的做法值得其他药企仿效:它在季报中定期提供在华营收数据。但在利润方面,默沙东与其他企业一样沉默。
这些大企业可以辩称,考虑到在其他地区的收入高得多,它们在中国的销售额和利润数据并不那么重要。可它们却又告诉投资者,中国市场对制药行业的未来至关重要。因此,提供一些与投资和回报有关的数据是合理的——特别是考虑到GSK目前的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