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跨国药企弃守多元化 共同进军非处方药市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5-07  浏览次数:96

  是多元化还是专攻优势地带?这一困扰跨国制药巨头的难题似乎已有答案。

  前段时间,两家高度多元化的跨国制药企业——瑞士诺华和英国GSK达成资产置换协议,双方将分别出售疫苗、肿瘤业务给对方,并成立合资的消费保健公司,共同进军非处方药市场。交易完成后,两大制药公司将重点瞄准优势领域。

  诺华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江慕忠表示:“这些交易标志着诺华转型的重要时刻,它们使公司得以专注于通过创新实力和全球化的规模引领业务增长。也将提高企业财务优势,并将很快拉动业绩增长,提升利润。”

  近年来,全球跨国制药企业为“瘦身”而选择拆分掉一些“鸡肋”业务,集中精力专攻强势领域。诺华与GSK、礼来的资产置换也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合作后,GSK将独霸OTC和疫苗,诺华则将更聚焦肿瘤线。国家发改委特邀研究员、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认为:“两家互换业务的原因主要有四:可减少竞争成本;优势互补;扩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并能缓解因专利药到期而导致的销售收入下滑等。”

  强化各自优势

  面对空前的“大换血”,业内普遍认为这是跨国药企面对专利悬崖的非常之举。美国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中国区医疗行业首席咨询师黄东临表示,跨国药企各自的经营模式与产品线都处在调整期,因为均面临多数重磅药物专利即将到期,销售收入会大幅缩水,而新药要么难以研发,要么上市后在与原有同一适应证药物的竞争中不具优势,销售达不到预期。

  据悉,诺华通过拆分、瘦身、合资方式,整顿了旗下业绩薄弱的三个业务部门:动物保健业务增长乏力,全部出让;疫苗方面,诺华是世界第五大疫苗生产商,但只有流感疫苗排第二位,因此流感疫苗业务得以保留。另外,诺华的OTC全球排名第四,因此没有完全出让,属于合资共建。

  分析人士认为,诺华的肿瘤业务是强项,购入GSK肿瘤业务,合并后规模可观,有望威慑到这一领域表现强劲的罗氏制药。而GSK置换后算是彻底放弃了肿瘤业务,尽管曾投入巨资研发,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在其优质领域非处方药和疫苗部分,业务规模则有望成大气候,尤其是疫苗业务。据悉,交易完成后,GSK将聚焦消费保健、疫苗、呼吸和艾滋病(HIV)药物四大关键板块。

  从中国市场情况看,诺华在疫苗板块一直力图有所作为,尽管巨资收购浙江天元疫苗,但其发展不如预期,不温不火。在OTC领域,诺华的代表性产品扶他林还未能在同类领域取得绝对领先地位,进行整合亦十分必要。

  未来喜忧参半

  黄东临指出,跨国制药企业普遍有一个“传统”:GSK喜欢提及多元化,诺华则更适宜于收缩到单纯的处方药线。很多药企在收购过程中,收购一家企业可能只是为了一项业务,其他多余的业务不符合公司战略时,就可能伺机将它出售。前述资产置换完成后,两家企业的前景可谓喜忧参半。

  有迹象表明,诺华的挑战主要来自专利悬崖,后续新品亦表现乏力。根据财报,2012年诺华集团全球销售额567亿美元,制药业务320亿美元。2013年销售额为579亿美元,增长率只有2%,制药业务的增长略高,也只有3%。但不可否认的是,诺华拥有最强健的肿瘤药产品线之一,同时,GSK肿瘤业务的加入能否带来新鲜养分亦令人忧虑。多年来,GSK在该板块下了很大力气,但业内人士分析,其最大问题是缺乏创新,营销上也少有突破。

  某跨国制药企业资深营销总监指出,现在肿瘤药的市场开发并非要证明谁比谁好,依靠循证医学证据的时代已经过去,而是走向转化医学,通过临床研究证明自己的优势,用分子标志物来区隔市场,全球营销一体化等。

  而在消费品领域,诺华和GSK的合作值得期待。两家公司组建的合资企业,去年销售额已达100亿美元,并在保健、口腔健康、营养及皮肤健康等四大非处方药类别处于领先地位。另在疫苗领域,两家公司形成合力有望加快在华新品的上市。

 

 
关键词: 非处方药 , 口腔健康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