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果来看,一些理想化的分配方案反而使稀缺资源的配置更加不公平,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比如,目前的医疗改革正面临这样的悖论。
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钟东波近期表示,今年北京已提出进一步控制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先将各大医院提供的特需服务比例严格控制在规定的10%以内,之后再进一步压缩。
从表面上看,政策变迁会让公立医院回归到公益属性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理性分析一下,新政会不会加剧优质医疗资源的紧缺程度,导致更严重的看病难?医疗改革的公平与效率边界究竟该如何厘清?
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的医改思路是由原卫生部提出的。其医改方案明确表示,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北京卫计委的表态实质是对上级方案的一种回应。
优质医疗资源公益化或福利化的思路,背离了稀缺资源应当市场化配置的原则。在“看最好医生”理念的作用下,必然导致一些本来在社区医院就可以治好的病人小病大治,造成优质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据北京市卫计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2.19亿人次“挤”在北京看病。这种情况的加剧,导致那些有急病重病的患者可能因为排不上队而耽搁了救治最佳时机。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属性,高端医疗服务由民营医院去完成,这种理论看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却严重背离中国目前的现实。
目前,民营医院的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无论是在数量、质量还是分布上,都远不能够替代公立大医院。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公立大医院完全回归公益属性,不但会加剧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而且会导致优质资源分配更不公平。
对于其他资源来说,排队也许是一种相对公平的解决方式。但对于治病来说,却是最不公平的方式。因为对于那些有重病、有急病的人来说,排队可能就意味着死亡。
新加坡在解决医疗公益性问题上的办法是智慧的。新加坡的住院病房根据硬件不同分为A、B1、B2、C等几级。住最好的A级病房花费最高,却一分钱不能报销;住C级病房的收费只有A级病房1/10的价格,却可得到高达80%的补贴。需要说明的是,医院对于住不同病房的人在治疗上并没有差别。这样,就防止过度医疗挤占优质医疗资源的问题,既保证了穷人看得起病,维护了基本的医疗公平;又体现了一定的差别,使富人有机会花钱买服务。
减少公立大医院的特需医疗服务,既不会增加医护人员的收入,让收入和其技术水平、个人价值相匹配;也不会增加优质医疗资源的数量。相反,只能够使优质医疗资源的配置脱离市场化,导致寻租现象的加剧:要么医生会收更多的红包;要么黄牛党会换一个马甲出现。对于稀缺性的资源,如果不实行市场化的配置,市场就会用自己的方法去自行配置。所以,还是主动市场化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