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易崩斑块”,当前的检测方法需要用到所谓的“微泡造影剂”(micro-bubbles contrast agnet)。
研究人员发现,将微泡注入血液后,其会被易崩斑块的分子所吸引,然后就可以在超声图像中有效地突出这些区域。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使用这种方法的设备,并未针对检测造影剂而优化,因为他们是专为高频成像模式而设计的。
“因此,我们开发了一种 双频血管内超声换能器 (dual-frequency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transducer),以便传送和接收声信号”。该校航天机械工程副教授、生物医学工程兼职教授蒋晓宁(音译)博士说到。
“由于其工作在两个频率上,我们得以在实现现有超声设备的功能之外,还使得它在微泡分子造影方面变得更加容易”。
该团队已经在实验室了完成了原型装置的测试,并且发现其表现良好。目前,他们正在努力优化这项技术,我们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看到这项技术的临床使用。
该团队的研究成果已发表于5月号的《IEEE超声、铁电与频率控制》(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期刊上。(cnbeta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