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发生的“夺命退烧药”尼美舒利事件,使本已很敏感的儿童医药市场再生波澜,儿童用药的安全引人关注。
儿童用药市场极其巨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有约2.22亿14岁以下儿童,占人口总数的16.60%。据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预测,未来中国儿童用药销售额将继续保持年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669亿元。
外资药占市场主导
记者近日在北京同仁堂药店看到,幼儿OTC(非处方药)药物仅占了一个柜子,主要是感冒和咳嗽用药,强生、惠氏、勃林等进口药和合资药占了大半江山,国产药主要有三九、仁和、哈药等,价格比合资药便宜。即便是在一些大药店,也很难觅到川内药企生产的儿童专用药。
在处方药中,治疗哮喘的气雾剂、预防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基本上都是从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进口,价格36元-200多元不等,“国内基本上没有针对这一块的儿童专用药。”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川内一家医药连锁店总经理也告诉记者,儿童药品品种和剂型都很单调,一些药品严重缺失。
医院用药,进口或者合资药价高利润也高,医生也更愿意开。儿童用药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两类药,药企一般比较喜欢做儿童抗生素一类的药,因为需求广,很多科室都能用到。
“药品销售的60%-80%是从医院这一渠道走,外资药占优势,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它们瓜分了。”四川天府医药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心主任许雷说。
成人药挤占儿童药
在四川,深耕儿童药市场的只有寥寥几家。生产中成药的百利药业和西药的天银制药可算代表。
“在非处方感冒药这个市场,成人用药已经基本成熟,而儿童用药市场是一个细分市场,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四川百利药业市场部经理张勇说。“医药产业两头最重要,一个儿童产业,一个是‘银色’产业。”天银制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游心涛表示。
但儿童药品也不是这两家企业的主要业务。许雷认为,目前成人药品挤占了儿童用药市场,如果没有专门的销售渠道,药品生产企业无法在这个市场取得很好的效益。
业内人士指出,儿童患病多集中于呼吸和消化系统,有较强的季节性,企业生产时经常要换品种,所以不愿意生产。
到医生这一环,由于儿童专用药匮乏,不得不使用成人药物来替代,依照经验开药。(四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