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至今(2014年3月31日),生物医药行业共发生250起并购,涉及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及疫苗等细分行业。其中,生物制药领域共发生78起并购案例占行业1/3,而发生在江、浙、沪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的该领域并购共有24起,优势显著。
相比中药、化学制药等细分领域,专注生物制药的企业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占优,但往往最受资本关注。“高大上”是业内人士对生物制药行业最简单而直观的评价,技术上的高门槛决定了该领域参与企业极少,但专利技术和新药研发的成功,又往往造就一夜暴富的神话。
虽然生物制药领域的财富效应使各种资本趋之若鹜,但其并购案例集中发生在如沃森生物(行情,问诊)、瑞普生物(行情,问诊)等少数几家实力上市公司身上,鲜有更多参与者介入。
“这并不让人意外,生物制药领域投资风险极大,且不说前期研发成本投入可能无法开花结果,产品推向市场后更有可能遭遇政策和医疗事故的双重风险。”一位此前参与赛金生物并购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道。
技术和资本是促发医药行业并购事件的必要条件,而这两项条件又恰恰是以上海为轴心的长三角地区相较于其他地区最大的优势所在。
首先,对于国内金融中心的上海和喜好追逐高风险的江浙游资而言,从来不缺少资本的投入。其次,上海云集了交大、复旦、第二医科大学等在国内生物医药研发领域技术优势明显的高校,并与江苏的南京大学,浙江的浙江大学构成了国内最强区域生物医药研发的技术团队,为包括血制品、疫苗、抗体生物仿制剂等生物医药细分领域的新产品研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
虽然众多长三角地区的中小药企不缺人才和技术资源,但这些企业主要市场和品牌影响力大多集中于某一特定区域,在区域内拥有较高的市场覆盖率、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及良好的政府关系,相对较小的范围也决定其市场的可控程度较高,客观上亦影响了企业的规模和发展空间。
他们急切需要通过资本的介入来将辐射范围扩散至全国的同时,谋求更多上市的资本。
血制品:毋庸置疑的高富帅
位于长宁区虹桥路的上海市血液中心是全市最大的血库管理机构,门外戒备森严,门内管理井然。因所属行业的高度特殊性,理财周报记者只能从电话采访中了解一些关于行业的情况。
“广义的血液制品按其组成成分可分为全血、血液成分制品、血浆蛋白制品等,而狭义的血液制品主要指血浆蛋白制品。基于原料的特殊性,血液制品存在传播血源性疾病的风险,所以国家对其监管较其他药品更为严格。”
上述血液中心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道,政府从2004年开始对整个市场进行全面的监控。不过这并不会阻挡市场的成熟,随着基因工程等科研项目的日趋成熟,血制品的单一化供求关系也会逐渐被打破。”
依照本次产业与资本的数据分析显示,在生物制药领域中能找到不少血制品细分行业的身影,如河南邦和、山东实杰、中国生物、湖南紫光等。大部分都被航母型的生物药企吞并。上海莱士(行情,问诊)收购了河南邦和100%股权,沃森生物则先后两次收购了山东实杰的100%股权,并继续对莆田圣泰扩张野心(收购其51%股权)。
吞并的意义究竟何在?理财周报记者在血液中心的采访中了解到,我国近几年来对血制品的产品布局有了一定的调整。“以往,国内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传统意义上的血浆和凝血因子,一些特殊的免疫球蛋白和特殊因子蛋白都是国际巨头垄断的。但现在我们会从研发能力入手,积极打破这一局面。”从沃森生物的频繁收购举措中可以看出,生物制药的研发,尤其是技术转让是核心目标。在白蛋白的市场饱和度越来越高,血浆的库存供应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血制品市场确实面临着新一轮的竞争环节。
小鱼为何甘心被大鱼吃掉?“政策壁垒高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面临生存困境的主要因素,这也是大企业能快速下手的原因。强者恒强在生物医药领域是不变的定律。”一位PE人士向记者透露。
“原料为王”是另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卡。
目前,血制品逐渐呈现出“寡头垄断”的状态,即使从全球范围来看,也同样如此。行业规模效应突出,生产规模越大、血浆综合利用率越高,对成本控制就越有利。加之政策的推波助澜,血浆资源已向龙头企业集,他们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记者从各省的药监局官网查询中了解到,国家从2001年起就不再对该行业审批新的企业。而随着临床治疗手段的进步以及医患对该类产品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市场在几年内迅速扩容。
作为生物制药行业的不二高富帅,血制品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暴利产品,整个行业都处于养尊处优的状态。江西博雅生物(行情,问诊)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建新对此表示,血液制品的核心竞争力除浆源拓展能力之外,还有血浆的综合利用开发能力。在高牟利的环境下,要时刻警惕出现“温水煮青蛙”的状态。据悉,目前我国只有12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种类达到6个以上,最多的仅为11个,一般企业只有4个,而国际领先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种类通常超过20个。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在目前的基药招标环境下,很多血液制品企业认为中标价格较低而放弃投标,导致外资品牌在终端市场占主导地位,而本土企业的占比却不断下滑。一旦市场放开,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即便本土企业愿意拱手相让基药市场,其他领域的竞争也会加剧。因此,从长远来讲,政策的倒逼对本土企业而言是有利的。
疫苗:寡头并购格局初显
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0家疫苗生产企业,可生产60种疫苗,有效预防34种传染病。国内疫苗生产企业总产能达每年10亿剂次,国产疫苗占实际接种量的95%以上。
技术和资本的高门槛注定了在生物医药的细分疫苗领域的企业数量相当有限。
少数的游戏参与者并没有影响该领域的高速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疫苗市场都是非常庞大且潜力十足的“商业蓝海”。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的疫苗市场不仅扩大了3倍,而且保持着每年15%的增长。根据尚普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未来3年时间内,我国疫苗市场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由国家免费提供的Ⅰ类疫苗将保持15%左右的增速,预计2014年可达100亿左右的市场规模;公民自费且自愿接种的Ⅱ类疫苗将保持20%左右的增速。
基于此,有业内人士大胆断言:未来国内疫苗市场将是医药领域唯一高增长的市场。
对于此断言,理财周报记者继续从数据中试图寻找答案。依照本次产业与资本的数据分析显示,我国疫苗产业大体可分为传统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和联合疫苗三大类。过去,预防性疫苗占据我国疫苗产业的大半江山,其中传染性疾病预防疫苗的市场份额最大。
经过多年的发展,预防性疫苗市场日趋成熟和饱和,行业发展潜力有限。而治疗性疫苗的研发工作已经进入高潮,治疗性疫苗的研发已经占据在研疫苗的1/3左右,国内各大生物医药企业也纷纷参与其中。
本次数据分析同样显示巨大的市场诱惑,吸引了国内外资本的竞逐——一方面,不少本土药企如沃森生物、天士力(行情,问诊)、大北农(行情,问诊)等铆足了劲,斥巨资铺设疫苗市场;另一方面,跨国药企也通过加快并购等“曲线包抄”的方式企图在我国疫苗市场分得一杯羹。
“政策的引导将带动各类资本进入疫苗领域,并将引发各相关部门和各地方调整和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对疫苗产业长远发展极为有利。”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沈心亮向记者表示道。
《疫苗供应体系建设规划》被认为是参与疫苗并购领域资本的投资圣经。理财周报记者几经周折,取得了《疫苗供应体系建设规划》样本,该规划确定了疫苗供应体系建设的重点项目:一是培育重要、急需新产品,尽快完成手足口病等6种新疫苗的研制及产业化,加快研发一批新的疫苗品种;二是建设关键研发设施,重点支持新型疫苗国家研究中心等能力建设;三是扩增急需产能和实物储备;四是提高疫苗行业装备水平;五是建立疫苗质量检验体系。
对此,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研发基础较好、研发能力突出的疫苗企业有望获得更多的资本倾斜,并逐步确立品种优势,而未来的重磅疫苗产品将从以下领域出现:一是对传统疫苗的升级,一剂多防、联合疫苗;二是多价结合疫苗;三是治疗需求尚未满足的慢性病、罕见病疫苗,如糖尿病、高血压、癌症治疗性疫苗。
政策的“撑腰”让业界做出了未来疫苗市场将扩容、疫苗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通道的预判。“未来10年,中国疫苗产业还将有10倍的扩张空间。”智飞生物(行情,问诊)董事长蒋仁生表示。据记者调研了解到,我国目前疫苗产品销售在药品中占比不到1%,远低于全球2.7%的占比,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市场的扩容将首先体现在新品的研发上。从《疫苗供应体系建设规划》明确要加快研发一批新疫苗品种,并将研发能力建设列为重点支持的项目,就可表明国家对于疫苗研发创新的重视。
大北农的发展或可以提供给中小疫苗企业做大的参考路径。从本次产业与资本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到,该公司在过去三年中通过不断兼并包括长三角地区兽类疫苗企业,成为了在该领域一家独大的行业垄断优势。
以刚刚过去的3月,大北农收购长三角地区兽类疫苗领军企业南京天邦为例,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南京天邦资产总额为23252.31万元,负债总额为3441.60万元,净资产为19810.71元,营业收入为6053.01万元,净利润为-1374.39万元。
作为一家亏损企业,大北农仍旧愿意以1191万元高价收购原股东何孔旺4%股权,继2013年4月完成对该公司46%股权收购后,达到对该企业超过50%绝对控股的目的,资本市场亦在当天以大幅上涨作为对该项收购的正向回应。
可见,疫苗收购行业的活跃企业如果需要进行扩张,同样需要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从理论上来讲,选择与自身资源类似或者匹配的制药企业是最科学也是最理想的。最大的好处在于并购方能够很快地进行人力资源输出,在企业完成并购后,迅速分配一部分人员到被并购方,由于双方属于同一类型或者同一领域的企业,被并购的制药企业能够很快地在新的人员带领下进行运作,不仅能省去很多环节并且能够运作得更好,这是原来这些企业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单抗体生物仿制药:隐秘的财富源泉
数据不会欺骗人,但却往往会隐藏财富。在本次产业与资本的数据分析的大量并购案例中,单抗体生物仿制药就被隐藏在了其中。
生物仿制药,是指与专利生物药在结构、功能及质量上非常相似,具有可比性的一类药,当专利生物药的专利保护到期后可被批准上市。在生物药品市场中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与前景。抗体类药物作为生物药物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相应的生物仿制药也将在市场中发挥重大作用。
据德勤预测,到2015年,我国生物仿制药品的年销售额,将从今年的2748亿元,增长到447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在15%左右,并将始终占全国医药销售总额的62%左右。
在我国,生物仿制药被作为新药对待,其临床和药品注册将耗费巨大的时间与财力。而原专利药具有品牌优势,患者接受度较高。再加上部分欧美药厂也在进入生物类似药领域,将来会与我国生物仿制药在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
此外,单抗类药物的生产与质量控制多依赖国外培养基、凝胶填料和仪器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负担重。当前许多国内药企已进入或拟投资单抗类生物仿制药,10年内有可能形成同质产品的激烈竞争和并购。这些都是在我国发展高质量抗体类生物仿制药所要面对的挑战。
从本次产业与资本的数据分析中,沃森生物无疑是最受关注和活跃的并购主导型企业。这家来自云南的上市公司将从资本市场募得的资本频频收购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仿制药企业来补充自身在地域和人才上的劣势。
沃森生物的众多并购案例中,尤以2012年完成上海丰茂51%股权收购的案例最为资本界所称道。作为一家成立不到2年的生物制药企业,上海丰茂拥有快速高效的细胞株构建技术和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平台,从事单抗药物等生物制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为保证合作项目的实施和产品尽快产业化,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此次并购使得沃森生物得以利用上海丰茂技术资源对5个单抗及长效促红细胞生成素生产的产业化建设,充分发挥公司在生物制药行业产业化和生产、质量管理经验。
据记者从相关监测部门了解,上述单抗仿制药项目,均已或即将推向市场,后续将对沃森生物2014年,乃至未来股价带来直接受益。
中小药企可尝试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了解金融机构的政策和要求,提高融资管理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围绕产品研发、技术提升、生产成本控制、品质保证、市场开发、销售拓展等完善体系,具备造血、盈利和发展的潜力,核心是提高竞争能力。(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