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纵览 » 正文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亟须建立并完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08  浏览次数:83
    近年来,中医药的发展也是日趋的国际化,中医药想要在国际上获得主动权,也是需要保护中药的知识产权的,近日,安徽省卫生厅制定下发《安徽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技术研究项目实施方案》,计划2015年9月底前,将完成全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和数据库。

  目前传统中医药市场被蚕食鲸吞的局面备受瞩目,中医药标准要想在国际上取得主动权,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建立完整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近日,安徽省卫生厅制定下发《安徽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技术研究项目实施方案》,计划用两年时间,调查掌握中医药传统知识的续存情况,并建立全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和数据库。
  
  按照规划,今年12月底前,全省将完成现场调查及项目筛选评估工作。2015年9月底前,将完成全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和数据库。2016年3月底前,最后一轮保护名录和数据库复核工作将全部结束。
  
  规范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行为,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开发和利用,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
  
  目前国内不容乐观的中医药市场本身使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备感尴尬。目前国内的药品市场既繁荣又混乱,如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数据库记载,目前仅板蓝根颗粒剂这一个剂型全国就有1091个批准文号,假如再算上复方板蓝根以及其他剂型,全国共有板蓝根制剂1371个批准文号。大量仿制或改剂型中药不仅严重造成市场混乱,也挫伤了原创性中药研发的积极性。
  
  要真正保护传统中医药知识产权,都必须从法制建设、组织构架、管理职能等多方面、多渠道同时入手进行完善,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中国制药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