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环境污染等因素引发的气候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去年以来全国各地持续发生的雾霾天气,使哮喘、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疾病患者急剧增多。雾霾、吸烟、职业性粉尘引发的慢阻肺(COPD)发病率也持续上升。
WHO近日公布数据称,2012年空气污染在全球造成大约700万人死亡。随着诊断技术和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患者及被诊断率也在增加,庞大的患者治疗需求使得呼吸系统用药市场潜力大增。上周,第五届创新给药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苏州举行,中外专家围绕创新给药技术的给药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其中,吸入制剂的未来发展趋势成为焦点之一。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吸入制剂作为一种特殊的剂型,市场份额逐年上升,国内研发和生产需加速推进。
研发受关注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周新在会上表示,全球哮喘患者约3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人,并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40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为8.2%,而印度仅为3%。预计到2020年,哮喘及COPD将继肿瘤、糖尿病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病因。
BCC Research的一份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全球哮喘及COPD处方药市场在2011年达到349亿美元,此后5年将以4.4%的年复合增长率发展,2017年将达471亿美元。
“在临床治疗中,通过吸入方式将药物直接递送到人体肺部,已是世界公认的治疗哮喘和COPD的最好方法。”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化学室主任杨永健表示。而通过特定的装置,将药物以雾状形式传输至呼吸道和/或肺部,以发挥吸入制剂的局部或全身作用,其处方与装置的相互结合将决定制剂的质量。“吸入制剂不仅用于局部治疗,也可作用于全身。与普通口服制剂相比,吸入制剂的药物可直接到达吸收或作用部位,吸收作用快,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减少用药剂量,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减轻或避免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
也正因如此,近年来,肺部吸入制剂的研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