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华润创业接收华益润生医药资产 三九整合收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11  浏览次数:242
    核心提示:华益润生医药资产即为原三九集团旗下的三九医药连锁药店资产,2005年以来,三九医药连锁几度贱卖。2007年,华润集团入驻重组原三九集团后,该资产一直作为问题资产等待处理,直到2009年,华润集团明确保留三九医药连锁直营药店资产。 

    “药店资产基本上算是原三九集团旗下最后的存留资产了,这个处理完,基本上完成了三九资产整合工作。”华润集团内部人士透露。

    7月6日,华润创业宣布,以7296万元的总价向控股股东华润集团收购深圳华益润生医药投资公司,包括100%股权及该公司股东贷款。

    华益润生医药资产即为原三九集团旗下的三九医药连锁药店资产,2005年以来,三九医药连锁几度贱卖。2007年,华润集团入驻重组原三九集团后,该资产一直作为问题资产等待处理,直到2009年,华润集团明确保留三九医药连锁直营药店资产。

    华润创业表示,此次收购医药连锁资产符合该公司巩固其零售领域领先地位,并创造多业态协同,以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细分的多样性需求的策略。

    目前,华益润生医药旗下拥有“三九”品牌下经营的直营店152家,华润创业声称将所有店面选择性的分别被改造到“VivoPlus”或“华润堂”品牌下经营。

    资产去留

    三九连锁药店资产归属核心是在医药集团和零售集团之间二选一

    过去数年,三九连锁的资产经历多次拍卖,都未有最终结果。

    三九医药连锁最初规模超过1000家。到2004年三九集团崩塌之际,全国“三九”品牌的连锁药店达上千家。2004年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4亿元,但亏损6901万元。

    2005年10月,原三九集团新的管理班子在处理三九资产过程中,以300万元的超低价出售三九连锁药店93.6%的股权,当时浙江中耀药业集团以1710万元的价格拍下。此后三九连锁药店被爆出拖欠银行贷款2亿元,浙江中耀与原三九集团的交易不了了之。

    此后2006年10月,三九连锁药店再次被拍卖,北海太合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仅以400万元的价格获得,且不再连带三九连锁药店的历史遗留债务。

    此次交易随着华润集团的入驻而被叫停。2006年底,华润集团在国资委的授意下,参与整合三九集团,同时暂停了之前所有资产交易。彼时,三九连锁药店多数合作店与加盟店已经被回购或剥离,尚存300多家店面。

    2007年,华润集团对原三九集团资产摸底后,对三九连锁药店资产进行存留,通过挂牌出售部分非直营店后,仅留下200余家直营店。

    在漫长的三九资产重组过程中,在医改持续推进的几年时间里,国内医药终端零售市场及其规则已显著变化,三九连锁药店一直处于等待处理的状态,由华润集团旗下成立深圳华益润生医药投资公司对其维持经营管理。

    目前,在中国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湖北省及浙江省的14个城市,“三九”品牌下的连锁零售药房尚存152家。

    “华润集团内部也一直在讨论三九连锁药店资产的归属问题。”上述华润集团内部人士透露,“主要是在医药集团和零售集团之间二选一。”
    重组原三九集团后,原三九医药资产已经划归华润医药集团,此后华润医药集团进而控股北药集团,华润医药集团的医药平台逐步向北倾斜,相比原三九医药,北药集团旗下的北京医药股份更具有医药商业平台优势。

    “在今年的年度大会上,我们已经明确定位为医药工业企业,核心在于医药生产和研发,不做分销和零售。”华润三九医药总经理宋清曾在华润系企业内部会议上说,其愿意与华润零售集团合作,成为华润零售集团的核心供应商。

    整合店面资产

    全国发展、区域领先、多业态协同是华润零售扩张手段和目标

    宋清的说法即将兑现。华润创业收购原三九连锁药店后,将分别归入华润零售集团旗下的“华润堂”和“VivoPlus”。

    华润堂系华润零售集团旗下中药材、中成药及保健品等健康品的批发销售连锁店。2009年底开始从香港引入中国内地,目前店面数量超过30家。VivoPlus系华润零售集团旗下收割连锁式健康与美容零售品牌,据华润零售集团副总裁秦冬生透露,该公司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在香港开设8家分店,未来五年将投资超过5亿港币用于VivoPlus新品牌的运作。

    不论是中药材、保健品连锁还是健康美容连锁,华润零售的两个新品牌在内地皆起步较晚,华润堂将直面同仁堂等强势内地品牌,而VivoPlus则更要面对屈臣氏、万宁等先入为主的美容店。

    “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我们认为仍然有市场空间。”秦冬生表示,“华润零售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于业态和品牌众多,具有协同效应。”

    据华润零售集团总裁洪杰在其公司年会上表示,多业态协同发展将是华润零售规模扩张的核心手段之一。

    目前该集团除了原华润万家所管理的大卖场、标准超市、高端OLE超市、便利店,还有2009年新推出的中小型购物中心欢乐颂,从香港引进的华润堂和高端珠宝连锁店中艺。

    此外,去年,该公司斥资3.3亿港元(合4300万美元)收购了星巴克香港重要竞争对手——太平洋咖啡(Pacific Coffee)。今年初,华润零售在香港开设了旗下头两家独立葡萄酒商店。

    “咖啡店、葡萄酒窖和药妆店尚在市场试水中,我们将建立市场评估机制专门进行不同市场调研和评估,以指导新业态的投资拓展工作。”洪杰介绍说,未来五年,华润零售将继续通过联盟、合作贸易或参股等方式进行业态品牌终端资源拓展,并积极通过并购获得新的零售业态。

    若各业态如期实现连锁扩张,华润零售集团捆绑的零售业态多达10个,不同业务品牌亦有6个,到2015年,总店面数将达6592家,销售规模1550亿元。

    “全国发展、区域领先、多业态协同是华润零售扩张手段和目标。” 华润零售集团财务总监欧阳敏说:“我们在与大型商业地产商谈判的时候,是同时谈六个品牌,而不是一个一个分散谈的。”

    欧阳敏认为,“多业态的协同效应不仅在对上游商业地产谈判时我们采取捆绑议价的方式,在商品采购方面,由于我们不同业态的部分商品重合,单个商品采购及管理成本也将通过业态协同合作实现规模优势。”(21世纪经济报道)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