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与华大基因、汕头大学医学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通过高通量测序、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分析、生物学功能和临床验证研究,全面系统揭示了食管鳞癌的遗传突变背景,发现了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进程和临床预后相关的基因,为了解食管鳞癌的发病机理,寻找食管鳞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确定研发临床治疗的药物靶点以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这一重大科研成果在3月16日国际学术权威杂志《自然》(Nature)在线发表。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和全球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分别排在第四位和第六位。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食管癌病程进展快,预后差,5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目前,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尚不明了,临床治疗缺乏特异性的分子靶点和有效的治疗药物。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詹启敏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与相关合作单位利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和临床病理学理论和技术,结合我国食管鳞癌患者样本和临床信息,开展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了8个与食管鳞癌发生相关的重要的基因突变,其中FAM135B是首次发现的肿瘤相关基因;同时获得了食管鳞癌拷贝数变异的重要数据,发现位于染色体11q13.3—13.4扩增区域的MIR548K参与食管鳞癌的恶性表型的形成,这些基因突变和拷贝数的变异是食管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临床食管的预后密切相关。该项研究还发现重要组蛋白调节基因MLL2、ASH1L、MLL3、SETD1B和CREBBP/EP300在食管鳞癌中呈现频繁非沉默突变;对潜在治疗靶点进行分析,发现PI3K是食管鳞癌突变频率最高的潜在药靶,以及PSMD2、RARRES1、SRC、GSK3β和SGK3等潜在新药靶。研究人员整合了所有基因突变和基因拷贝变异数据,确定了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相关的重要信号通路,包括Wnt、cell cycle、Notch、RTK-Ras和AKT通路。
全世界食管癌造成的死亡超过50%发生在我国。由于西方发达国家食管鳞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不高,他们在食管癌研究的投入不多。詹启敏表示,攻克食管癌科学研究难题,推动食管癌临床诊疗水平的任务就必然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历史责任。
据悉,该研究是我国多个科研团队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结合国家在肿瘤防控领域的重大需求,针对具有我国特色的食管癌开展的一项高水平科研工作。“研究从创新的视野和系统的层面,描绘了我国高发食管鳞癌基因组异常改变的全景,” 詹启敏教授说,“研究成果为了解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为研发特异性治疗食管癌药物,制定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食管癌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