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政协会上,施耀忠委员再次提出了《破解廉价药生产和供应困境》的提案。
廉价药短缺达342种
廉价经典药是指疗效确切、使用历史较长、价格低廉的药品,是老百姓平时爱用的常见药。廉价经典药大量消失,加重了患者负担,引发了医患矛盾,增加了医保支出。事实上,廉价经典药的退市,退的只是“廉价”,而非“药品”,一些廉价经典药通过换剂型、换名称、换包装,改头换面成“新药”后,身价就会涨五六倍甚至几十倍。
据医药专家估计,我国医院临床使用的廉价经典药约300至400种,数量虽不多,却解决了患者约80%的用药问题。一项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杭州、广州、西安、呼和浩特、西宁、乌鲁木齐、保定12个城市42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调查显示,廉价药短缺高达342种,有211种供货缺口,其中10元以下的130种,占38%,有131种长期断货。
三原因致廉价药淡出
施耀忠委员分析,造成廉价经典药不断消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药品定价机制导致廉价药淡出。随着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的上涨,廉价经典药的成本不断上升,我国现行的药品定价机制不科学,使得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盈利空间太小,企业缺乏生产和供应廉价经典药的动力。二是以药补医体制阻碍廉价药生存。我国现行的以药补医体制,医院可以在药品进价基础上加成15%,越贵的药品给医院带来的加成收入就越多,医护人员的收入就会越高,使得高价药更受医院和医生欢迎,廉价经典药在医院基本没有生存空间。三是药品招标采购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的药品招标重价轻质,招标过程环节多,企业要想中标就必须低价,还要进行公关,把利润空间本来就很小的廉价经典药逼入了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的境地。
制定廉价经典药目录
为此,施耀忠委员建议:
划定廉价经典药范围,在保障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将疗效确切、临床长期使用、价格低廉、有一定市场需求的药品遴选出来纳入目录,方便人民群众用上放心安全的廉价药品。
对需求量大的廉价经典药,在综合考虑其生产规模、社会平均生产成本、合理利润的基础上,结合临床需要及市场供应情况,实行价格保护制度,使其有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
建立和完善廉价经典药定点生产制度,确定一批综合实力强、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高、既往生产销售情况好、原料药配套能力强的企业作为定点生产企业,生产廉价经典药,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财政补贴。
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大幅度提升医疗技术服务定价,让医生告别“药品依赖”,打消牟利冲动,破除医院的以药补医体制,为廉价经典药的使用打开绿色通道。建立促进公立医院使用廉价经典药的激励机制,适当弥补公立医院使用廉价经典药减少的收入,提高医生使用廉价经典药的积极性。(CPhI制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