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在路上,你扶不扶?近年来,随着不少相关新闻的曝光,“扶不扶”已经成为社会热点,今年这个热点问题被搬上了春晚,上演了一出扶老太太的故事,引发大众共鸣……摔倒的老太不讹人那固然好,但如果我们能通过有效的防治减少摔倒的老太,那岂不是更好?在这里我们必须重视导致“扶不扶”尴尬屡现的一个女性健康“隐形杀手”——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女性为严重骨质疏松症高发人群
为什么路上的老太太容易摔倒?广东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郑秋坚介绍,因为女性更年期时,随着卵巢功能减退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使骨的吸收和重建失去平衡,骨质逐渐变脆。女性绝经后,骨量大量流失,使骨质密度下降加快,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这也是为什么摔倒的大多是老太太而不是老大爷的原因。在我国,60-70岁的妇女发病率为1/3,80岁或80岁以上的妇女发病率为2/3,不容乐观的是,75%患骨质疏松的绝经后妇女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对于这个“隐形杀手”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存在不少认识误区。比如:常见的弯腰驼背,被大部分人视为伴随年老的自然现象。其实,驼背恰是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表现,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典型症状。
郑秋坚教授表示,诸如严重的腰背疼痛、身高变矮都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表现。患者如不加以重视,任由骨量流失,无法承受身体自身重量,最后容易演变成连咳嗽喷嚏、提拎重物、睡觉翻身等都会突发骨折的“骨脆脆”状态。不仅如此,一次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非常高。骨折严重限制患者的正常活动,甚至威胁生命安全。患者如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应该及时去正规医院确诊,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
多次骨折的骨松患者尤需“长新骨”治疗
郑秋坚教授指出,骨松就诊宜早不宜迟,万一骨折应与骨科医生配合,手术是骨松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同时应积极地进行抗骨松药物治疗。因为手术只解决了骨折的问题没有解决骨质疏松的问题,多数患者一旦发生骨折后,再发骨折的风险非常高。如果发生过1次椎体骨折,相比正常人群再发骨折的风险将高出6-12倍。
目前,国际上倡导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方案主要是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情况,建议手术治疗后结合系统的抗骨松治疗。郑秋坚认为,系统的抗骨松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钙和维生素D的基础补充,以及更积极的抗骨松药物的使用。但是对于已经骨折的患者,仅靠钙和维生素D是不够的。
据了解,抗骨松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两大类:抗骨吸收治疗和促骨形成治疗。抗骨吸收治疗就如同我们常说的“节流”,主要减少患者的骨量流失,就像给骨骼装上阀门。对于已发生骨量减少的人群,我们必须进行干预,尽早使用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药物如盐酸雷洛昔芬、双磷酸盐类药物、降钙素等进行治疗,阻止骨量进一步流失并避免发生骨折。而促骨形成治疗就如通常所说的“开源”,也就是帮助患者长新骨的治疗。针对反复多次骨折的骨松患者,或者年纪很大、骨骼里面的骨量已经很少的患者,可以考虑“开源”药物,如特立帕肽注射液等,以达到促骨形成的目的。
“骨折逐渐愈合后,患者仍要坚持锻炼,不能因为害怕再骨折而逃避运动。”郑秋坚提醒,“骨松患者的骨骼康复需要运动的刺激,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慢跑、打太极拳、快走等运动,这些运动对骨骼产生压力,可增强骨密度。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运动频率和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