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前沿科技 » 正文

研究称“KLC1E”的基因可能与早老性痴呆症的发病机理有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2-08  浏览次数:112

  生意社2月7日讯 日本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一个名为“KLC1E”的基因可能与早老性痴呆症(又名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病机理有关,这一发现有助于开发通过验血诊断和治疗该病的新方法。

  日本大阪大学的森原刚史等人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有的实验鼠不容易患上早老性痴呆症,其脑内所含的贝塔淀粉样蛋白也比较少。而医学界通常认为贝塔淀粉样蛋白在大脑内异常堆积是导致早老性痴呆症的原因。

  研究人员于是分析了这种实验鼠的基因,在与普通实验鼠对比约2.5万个基因后发现,前者的KLC1E基因功能非常弱。

  由于人体也有这个基因,研究小组还利用人工培养的人类神经细胞进行实验,发现如果将该基因的功能降至原有水平的20%左右,则细胞中所含贝塔淀粉样蛋白的数量会比一般水平减少约40%至45%。但如果增强这种基因的功能,则贝塔淀粉样蛋白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早老性痴呆症患者的血液分析结果也显示,他们体内的这个基因功能比正常人要高约25%。研究人员据此指出,基因“KLC1E”是导致贝塔淀粉样蛋白大量堆积并引发早老性痴呆症的原因之一,但其因果原理尚不为人所知。如能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可望最终开发出针对早老性痴呆症的血液诊断法和治疗新方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