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证监会发布会上,证监会发言人称,调整发行进度是证监会的要求,原因是慈铭股份的路演推介材料存在需进一步核实的情形。
新京报记者发现,根据慈铭体检的发行方案,公司的老股套现规模或达13亿元-16.2亿元,而发行新股募资为1.75亿元,股东套现金额或为新股发行募资的7-9倍。这一方案背后,慈铭体检被媒体爆出“资金链紧张”,扩张速度慢于竞争对手。
“另一个奥赛康”?
慈铭体检的发行方案存在着与奥赛康类似的问题,老股套现比重甚至可能超过奥赛康。
“发行人和主承销商经协商决定,推迟刊登《发行公告》,此前披露的预计发行时间表将进行调整。”13日凌晨,慈铭体检发布公告,暂缓IPO进程。原定当日上午在全景网举行的网上路演,也暂时取消。
继奥赛康之后,慈铭体检成为此次IPO开闸后医药板块第二家宣布暂缓发行的股票。新京报记者发现,慈铭体检老股套现资金所占的比重甚至可能超过奥赛康。
根据招股书,慈铭体检将公开发行不超过4000万股,其中发行新股为300万股至4000万股,并将有不超过3700万股的老股转让。
慈铭体检此番IPO募投项目资金为1.75亿元。公司的主承销商、保荐人海通证券曾在《新股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中,给予慈铭体检2013年47-57倍市盈率,对应价值区间为37-45元。
按照这一估值,若慈铭体检累计发行股票为4000万股,则老股转让规模则为3527万股-3611万股,相应地,公司股东将套现13亿-16.2亿元。与1.75亿元的募投资金对比,股东套现金额是前者的7.4倍~9.3倍。
一位私募人士表示,若慈铭体检按照原方案进行IPO,股东套现资金占比之高,无异于“另一个奥赛康”。
根据慈铭体检2012年公布的招股书,公司拟发行新股不超过4000万股,拟募集资金1.75亿元,用于新建奥亚体检中心等项目。若同样按照37-45元的发行价计算,4000万股的新股发行将累计募集资金18.8亿元-22.8亿元,这笔资金将都提供给发行人,也就是慈铭体检公司。
创业板研究者、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博士杨帅告诉新京报记者,在此前的创业板IPO中,往往存在大规模超募的情况,IPO改革之后的发行方案中,超募问题解决了,但从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流向了上市公司的股东,而不是上市公司本身。
“证监会推出老股发行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询价机制不规范,老股发行还可能进一步推高发行价。”杨帅称,由于上市公司股东希望在这一环节套现,发行价越高,股东套现的所得就越多。
被指“粉饰报表”
对比公司2012年和2014年发布的两份招股书发现,其2012年、2013年业绩增长大不如前。
慈铭体检创立于2004年,是国内最早一批民营的专业体检机构。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中,还没有同类股票,因此慈铭体检被称为“中国体检第一股”,颇受市场关注。
2012年,证监会曾对慈铭体检的招股书进行了预披露。在当时的招股书中,慈铭体检亮丽的业绩让不少投资者印象深刻。2009年-2011年,慈铭体检营业收入分别为3.39亿元、4.49亿元和5.7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63万元、3706万元、8713万元。
净利润连年翻番,公司发展的空间让投资者看好。招股书称,2011年全国健康检查人数约为3.44亿人次,但绝大多数体检都是在公立医院进行,通过专业体检机构进行体检的仅为639.03万人次,占比1.86%。(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