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杯中窥人”到“悲中窥医”
导语:“以药养医”是“药价虚高”的替罪羊。已持续7个月仍未“结案”的GSK治贿风暴,正在迅速演变成为一场席卷医药全行业的整风运动。医药行业腐败的根源问题在于体制,如果不能改变以药养医的根本问题,医生和医院没有收入来源,他只能向比他弱势的药厂伸手。
“以药养医”是“药价虚高”的替罪羊
1999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让我们认识了韩寒。他以一篇《杯中窥人》,由现象深入本质,将人生比喻为一个投入水中的纸团,它会慢慢被水侵蚀。慢慢向下沉落,直至沉入杯底。人生本来洁白无瑕,但一投入到社会之中,就会被社会这盆“水”所沾染、侵蚀。逐渐失去它的本色,直到完全堕入到这个社会之中而无法自拔。
医改多年,多方都在诟病“以药养医”,认为其是导致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我国建国初期就实行了“以药养医”制度,可大家抱怨药价贵多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可见大家抱怨的不是“以药养医”制度,而是虚高的药价,以及伴随其中的商业贿赂和药品回扣。“以药养医”是“药价虚高”的替罪羊。
药不光养了医,还养了药品生产商经销商,以及得了好处的大小官员。已持续7个月仍未“结案”的GSK治贿风暴,正在迅速演变成为一场席卷医药全行业的整风运动。监察部门表示医药领域的行风整顿要持续三年,而治理风暴也正在从外资药企拓展至内资。
医药行业的根源不是经济问题 在于体制
葛兰素史克事件爆发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与美国制药企业协会(PhRMA)联合编制的一份内部备忘录承认,腐败已经成为中国医疗系统中的“系统性挑战”。
“医药行业腐败的根源问题在于体制,如果不能改变以药养医的根本问题,医生和医院没有收入来源,他只能向比他弱势的药厂伸手,而坦白说,这也不是医疗系统的本意。”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就这一话题向分析。
此前曾一直呼吁,医改应当在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这一根本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其他的表象性问题,“医疗腐败的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体制性问题,只有解决了体制性问题,才能掐断腐败的根源。”
“以GSK为代表的一系列行贿案是在新医改进行中的一次严重事件爆发,一些根本的市场基础正在发生细微的改变,比如公立医院的改革,这是医改中的核心问题,而GSK公关的核心,也正是在公立医院,特别是大型的公立医院--两个问题搅在一起,问题暴露得特别彻底。”
三方面促成“以药养医”的替罪羊地位
由于就医难,就医贵造成了人民内部对医院医生的不信任加剧,矛盾更加的激化,医患矛盾现在已经是城管矛盾后,第二大矛盾了。
“以药养医”是“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的替罪羊。正是因为政府监管不力,所以药品招标负责人,各大医院院长,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主任等,成为药品、器材等商业贿赂的重灾区。
“以药养医”是“政府投入不足”的替罪羊。监管不力也是投入不足的表现之一。政府投入不足的另一方面就是医务人员尤其是一线医务人员收入太少,他们的收入与他们的高投入(多年甚至终身学习)、高技能、高风险、高强度根本不成比例。如果说月嫂、建筑工、快递、理发师月收入过万是因为他们人手少,可是临床尤其是一线医护人员也严重紧缺啊。政府若再不重视并改变这种现象,而是纠缠着不关痛痒的所谓的“以药养医”问题,推行自以为是的“药品零差价”、“医药分离”,只怕一线医护人员越来越少,那时不仅医疗系统遭受重创,民众更是看病难看病贵,甚至影响到国家稳定!医务人员待遇低不仅是收入少,还包括超时超劳、职称难兑现等方面。
“以药养医”是“大锅饭”的替罪羊。假设医药代表不是把药品回扣提成,按所开药品数量直接给开单医生,而是统一给医院,那么临床医生也不会那么热衷于开贵药了。这充分说明除监管乏力之外,医疗机构按劳分配做的远远不够。“以药养医”是“医改困难、官员懒政,甚至愚弄百姓”的替罪羊。医改问题千头万绪,牵扯多方利益,有点像当年农村改革时触痛村长、乡长的利益一样,触痛着医疗机构领导和卫生管理部门领导的利益,阻力大困难多。
结束语:因为监管乏力、投入不足、政策错误,多数医疗机构早已实现了“四化”--领导干部贵族化,一线医护奴隶化,加班加点日常化,病人家属祖宗化。卫生系统存在诸多问题,“以药养医”绝不是症结所在,所以医改多年难见成效。真正希望,正如有关部门说的那样,加强管理,持续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