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环球医药 » 正文

美国仿制药巨头阿特维斯制药公司将撤离中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17  浏览次数:96
    中国虽为仿制药大国,但仿制药的跨国巨头在中国却难言顺利。

  据彭博社昨日报道,美国当地时间1月15日,仿制药企业阿特维斯集团(Actavis)首席执行官保罗·比萨罗(PaulBisaro)在旧金山参加摩根大通一次健康保健类会议时表示,公司将彻底退出中国市场,原因是中国的市场环境对于公司开展业务非常困难。

  阿特维斯中国方面昨日未对此事置评。该公司一个负责商务的内部人士告诉早报记者,公司尚在正常运营,还没有接到集团关于“退出中国”一事的内部通知。

  官网资料显示,阿特维斯由阿特维斯与华纳奇考特制药合并而成,全球总部位于爱尔兰都柏林,行政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为全球第三大仿制药商,旗下拥有750多个产品类型,涉及泌尿外科产品和妇女健康产品、肠胃病治疗药及皮肤疾病治疗药品,营销市场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中国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位于广东佛山。

  仿制药是与专利药相对的概念。凡申请专利的新化学单体药为专利药,在专利保护期内,药品只有拥有这些专利药品的公司才能生产,或由他们自己转让给别人生产;而仿制药是指与专利药在剂量、安全性和效力、质量、作用以及适应证上相同的一种仿制品,在专利药专利到期后,这些仿制品便可以生产。辉瑞(Pzier)、葛兰素史克(GSK)等更为知名的企业均以开发专利药物为主。

  “进入中国时点不太好”

  据彭博社报道,阿特维斯目前在中国区业务还比较小,有几百名雇员,年利润在400万至500万欧元(约合3320万~4150万元人民币)。阿特维斯已经售出了在中国的一项业务,正在就出售另一项业务展开磋商。比萨罗说,此次退出中国不需要引起太多关注,投资者也不必紧张。财报显示,阿特维斯2012年营收59亿美元,净利润9700万美元(约合5.87亿元人民币)。

  “阿特维斯在2006年正式进入中国,从这几年的表现来看,发展的速度不达标,难以令集团总部满意。”前述阿特维斯内部人士称。

  阿特维斯在中国的发展速度逊于平均水平。中国官网显示,在2011年,阿特维斯集团全球销售增长率为24%,而中国公司的增长率略逊于集团全球的步伐,为20%。

  值得注意的是,阿特维斯在去年还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阿特维斯中国区总裁高仁去年5月曾多次对外表示,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在未来三年,每年会有两个新品上市,三年以后,争取每年上市5-10个品种。

  前述阿特维斯内部人士称,阿特维斯进入中国的时间点并不是太好。2006年之后,中国制药行业开始了一轮洗牌,然后就是新一轮医改启动。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2010年后,药品招标的“安徽模式”兴起,其中,由此带来“唯低价是取”的情况在全国多地蔓延,阿特维斯发展势必受到影响。

  难以适应招标的压价

  比萨罗抱怨称,尽管中国拥有超过13亿的潜在客户,而中国的商业环境并不算友好。

  前述阿特维斯内部人士称,商业环境不好并不是体现在由GSK案引起的医药商业反腐,而是招标价格压得太低。为了抢夺市场,有些企业的报价甚至低于成本。在中国阿特维斯遇到了质量与价格的冲突,因为产品的质量相对于国内小企业要高不少,但生产成本也很高,“所以在价格上毫无比拼优势,卖不动。”

  他进一步说,虽然现在部分地方招标时有质量的区分,但大多数政策都是保护原研药(原研药是中国特有的概念,化合物专利过期的专利药品和未能申请中国专利保护,但在国内首次上市的同类药品共同构成“原研制类”药品),对于仿制药内部却很少能有一些质量区分,还是主要拼价格。

  高仁曾告诉国家食药监总局旗下《医药经济报》,要控制产品价格比原研药低三分之一。不过,早报记者发现,市面上国内仿制药比原研药的价格有时会低上数倍。

  前述阿特维斯内部人士介绍,在2009年时阿特维斯尚能在部分省区的招标中获得一定的份额,但2011年后,中标的情况已不多见。

  同类药企的中国困境

  一位中国外资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的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不仅是阿特维斯,其他的一些仿制药药企在中国的经营状况也很惨淡,如诺华(Novartis)旗下的仿制药巨头山德士公司(Sandoz)等。

  退出也非孤例。2005年,德国默克(Merck)将其位于广东中山的默克雅柏悉数卖出,退出中国仿制药市场;2010年,印度最大的仿制药企兰伯西宣布终止与中方企业的合资,将所持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的股份悉数出售,退出在中国制造药品。

  除了成本较高,又难获政策支持外,前述RDPAC人士亦认为,进军中国时间较晚,营销渠道上难以抢占先机也是发展的不利因素。

  比萨罗说,“如果我们要分配资本,我们将选择我们可以在风险最小的条件下得到最大量的回报的市场。”

  美国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中国区医疗行业首席咨询师黄东临说,跨国仿制药企业对中国的市场期待较高,但资源上未必给了太多支持。因为现在发达国家市场较好,而资源又有限,主抓欧美、日本等市场不足为奇。而跨国仿制药药企在中国遇阻还有一点原因,那就是专利药是唯一的,企业可以采用全球协同的营销策略与手段等,但是仿制药的可替代性太强,要在某地发展,一定要有本土化策略,即根据不同的市场来选择不同的产品组合、营销方式等,而这些企业做得并不好。

  仿制药大国中国竞争的残酷性可以用数据来表现。在阿特维斯网站列为荣誉产品的肠胃用药盐酸雷尼替丁胶囊,进入国家食药监总局的网站检索会发现,国内共有438个批准文号,而阿特维斯的其他产品所遇到的竞争者也多以百计。(网易新闻)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