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药研发 » 正文

2003-2011年新药临床研究成功率分析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16  浏览次数:88

    最近,NatureBiotechnology发布一篇新药研发成功率分析报告(NatureBiotechnology.2014,32,40-51.),采用BioMedTracker数据库统计2003-2011年临床研究的成功率,与其它类似研究不同的是,该报告以适应症计数而不是简单地统计新药数量。数据覆盖835家制药、生物技术公司,共统计分析4451个新药,对应7372个适应症计数。

  X期通过率计算方法:假如有100个药进入II期,50个通过II期进入III期,20个在II期失败而终止试验,30个仍在II期,那么II期通过率为50/70=71.4%。

  临床研究总成功率计算方法:I期、II期、III期、注册四个阶段通过率相乘。

  以下是该报告中的部分数据:

  (1)一个新药完成临床前研究,进入临床研究就意味着有10.4%的概率能够上市,但新分子实体的成功率只有7.5%,生物制品的成功率却有14.6%。将FDA的新分子实体、生物制品分类换成常规的小分子、大分子分类,也呈现类似的结果,大分子的成功率约为小分子的2倍。

  (2)I期、II期、III期、注册四个阶段中,失败率最高的是II期,这不难理解,I期往往只是安全性评价,II期才是关键的概念性验证,这是确定药物是否有效的分水岭。

  (3)主要适应症的成功率高于次要适应症,这说明药物研发还是存在理性的,不完全是一场赌博,有信心才重点押注。

  (4)抗感染药物成率最高,主要体现在II期临床试验,可能是因为抗菌、抗病毒药物的体外实验数据容易转化成人体试验数据,病理机制相对简单。

  (5)肿瘤、心血管药物的成功率最低,主要体现在III期临床试验,但二者略有不同。心血管药物需要的样本量大、试验时间长,II期数据很难预测大样本、长期试验结果。肿瘤II期一般做应答率、无进展生存期,而许多抗癌药经常是无进展生存期显着改善,但产生耐药后迅速恶化,有如决堤之水。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抗癌小分子、抗癌单抗的成功率是高于心血管药物的,但抗癌蛋白/多肽、疫苗实在惨不忍睹,连累了抗癌药家族。

  (6)与FDA签署SpecialProtocolAssessment的,成率大幅提高,FDA都帮你做临床了,成功率不高才怪。孤儿药成功率也出奇的高,可能与罕见病治疗手段有限有关,有药物总比没有好,不能在安全性、有效性上要求太多,找几十个病例完成临床试验就不错了。(新浪)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