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届全国药交会前夕,在12月2~3日于广州召开的2013医药政策与行业发展论坛暨第二十四届中国医药企业营销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内的权威专家就2014年和未来产业形势,进行了探讨。
资源配置重回市场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从2014年起,申办企业就不需要营业范围,‘非禁即入’,这就是为了推动政府放权,给经济松绑。我们必须用加快改革的办法解决困难,保证经济再增长。”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对产业环境如是分析。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教授刘国恩提出,中国医改难就难在目前大医院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如果要破解这个困局,其中,平衡人力资源配置是最核心的。但优质人力都集中在大医院,让资源下沉,使好的医生愿意下沉到基层,推动医生多点执业,变成自由人,这是站在老百姓利益的角度,没有任何理由去阻碍和反对。
注重宏观经济研究的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谈及医药产业时指出,发展机遇还在于解决“以药补医”的体制问题,根本办法是打破当前的医药价格管制,即引入市场竞争,让市场去淘汰不正当的行为,政府在运行中加强监管。
于明德还指出,医药价格改革已现端倪,如政府未来或取消政府定价,限定医保支付金额;拟定低价药目录,直接采购,以保证临床有价值的廉价药的稳定供应。在于明德看来,这样的改革是朝着药品定价市场化迈进了一大步,对医药产业是“最大的利好”。
从药品流通环节看,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武滨认为,尽管对中国未来医药发展如何转型升级仍有困惑,但参考国际同行,感觉中国机会很大。从宏观来看,中国医疗服务的“倒金字塔”结构凸显基层医疗薄弱,未来的扭转过程会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而十八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地位,将使医药商业可通过社会配置物流,整合供应商解决方案。
转变思路谋大健康
武滨指出,大健康、多元化正在国际医药健康领域掀起新的发展浪潮,应引起行业重视。武滨告诉《医药经济报》记者,在其访美期间,美国医改专家介绍,美国在医改设计时也参考了中国的新医改,尤其重视预防观念的引入,美国本轮医改就调整了路线,强化预防。
此外,据武滨介绍,一些大型跨国制药企业正掀起新一轮多元化浪潮,也引发商业多元化全景式的配合。国际零售连锁的创新、设计都会引发国内企业提前思考布局。
于明德呼吁重视健康服务业中医、药、械、保健品、化妆品五个支撑行业的发展契机,不能只盯着一个药,还可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的检验中心、影像中心、食品药品检测机构等,推动社会化的专业分工。
刘国恩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有望达80多万亿元,医疗卫生总费用可望突破8万亿元,其中促进健康的各种产品和新兴服务市场机会很大。另外,还可以思考以医疗服务为中心的后延服务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