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纵览 » 正文

我国骨科医械产品实现全覆盖 跨入整合分化时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12  浏览次数:654
    据F&S公司资料显示,全球骨科植入器械市场从2006年的129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4%,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277亿美元。亚太地区的骨科植入器械市场预计将从2009年的22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5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6.1%。

    快速增长的中国和印度市场是全球骨科植入器械市场整体增长的主要因素。F&S预计,到2015年,中国骨科植入器械市场将增长到166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18.1%。同时,中国骨科植入器械市场在全球骨科植入器械市场的地位,将由2005年的第八大市场跃升为2010年的第三大市场,并将在2015年超过日本成长为第二大市场。

    国产品基本实现全覆盖

    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骨科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达到32.8亿元人民币,2007年达到37.7亿元,2008年达到47.4亿元人民币,2009年则为57.7亿元,在此期间的复合增长率为20.7%,复合增长率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显示出国内骨科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的强劲势头。

    “骨科类医疗器械产业是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的新兴行业。”具有9年专业骨科器械设计工作经验的创生医疗器械(江苏)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蔡勇指出,骨科植入器械技术涉及面广,涵盖临床医学、材料学、材料力学、生物力学、结构设计、机械制造等不同的专业领域。

    蔡勇介绍,我国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产品种类也从当初单一的简单手术器械发展到日益多样化,已经基本涵盖骨科疾病所需的各类产品,逐渐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在新世纪过去的第一个10年,我国骨科产业以年均约20%的速度递增。苏南和京津两大产业带已形成,区域内生产企业超过50 家。年销售额超过或接近1亿元人民币的境内企业有创生、威高、康辉和欣荣等公司,约10个企业的年销售额超过0.5 亿元。

    目前,中国骨科植入器械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地。截至2009 年,国内制造创伤和脊柱植入产品的企业约70 家,人工关节企业30 家。2007 年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行12.3 万例关节成形术和19.4 万例脊柱装置植入手术,其中,植入境内、外企业生产的关节假体数量基本相等,而60%以上脊柱植入装置则由境内生产。规模较大的关节假体生产公司主要有春立正达、蒙太因、爱康、百慕航材、北京普鲁斯等;脊柱植入器械生产公司主要有威高、创生、康辉、苏州欣荣等。同时,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产品稳定性的加强,一批民族品牌已经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在注册认证、销售渠道等方面形成了优势。

    从细分领域来看,目前,关节类、创伤类和脊柱类是中国骨科医疗器械三大主流类别产品。

    统计显示,创伤类是三大产品中规模占比最大者,达到38%,2009年市场规模为21.9亿元;其次是脊柱类,规模占比约为25.1%,市场规模总计14.5亿元;关节类市场总规模达到11.8亿元人民币,规模占比为20.5%。另外,骨科手术器械等其他骨科医疗器械合计市场规模为9.6亿元人民币,合计占比为16.4%。

    中国骨科植入医械高端市场目前仍为外资生产商所把控。2009年,外资企业合计占中国骨科器械56%的市场份额,主要包括强生、美敦力、辛迪思、史塞克等。其中,关节类市场国产品占36%、脊柱类市场国产品占39%、创伤类市场国产品占57%,创伤类是唯一一类没有被国外厂商主导的产品。

    跨入整合分化时代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骨科医疗器械技术含量及产品档次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市场上国产骨科医疗器械大部分属于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占比较低。”蔡勇指出,目前全球骨科市场主要被为数不多的知名跨国骨科公司所瓜分,如捷迈、强生、史赛克、施乐辉、林克、辛迪思、美敦力等,这些跨国公司以其先进的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成熟的运作模式领先于同行。

    事实上,为了进一步扩大在华市场份额,知名的跨国企业在将高端植入器械产品不断投向中国境内的同时,也开始采用收购、兼并、设厂等方式加快其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如美敦力注资威高,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邦美、强生、史赛克、辛迪思等在中国设立独资工厂,亦从另一个方面推动了中国植入医械产业发展和市场进步。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加快,通过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国骨科医疗器械行业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内厂商也在与国际医疗器械厂家的合作与竞争中不断前行。

    目前国内骨科植入产业持续繁荣,产业亦进入整合、兼并的高发期。同业兼并的典型案例有2006 年苏州欣荣并购上海三友,2007年北京威联德并购天津华北,山东威高并购北京亚华,2008 年北奥并购天津泰山。跨行业兼并发生在介入企业购买骨科公司,如2008 年北京乐普兼并天津威曼。与此同时,目前更多更大的并购还在酝酿之中。

    面对产业同质化日趋严重的现象,产业链分化和细化应运而生。如:北京昌航精铸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钴铬钼植入器械铸造坯件的厂家,其发明的生产工艺可使产品具备的综合机械性能远胜于欧美同类产品;上海几何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整合上海科技资源,其发明的专门制造体系能在成本低于同行的情况下,高效制造出精度优于国际跨国公司髋关节的金属球头。西安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凭借高科技手段,在植入器械常用的Ti6Al4V原材料质量方面实现突破,其生产的超低间隙Ti6Al4VELI 合金棒材,每年出口欧洲上百吨等等。产业链的分化和细化,对提升植入器械的质量至关重要。

    值得欣慰的是,虽然目前跨国公司的骨科植入产品在国内市场仍占有显著优势,但这些优势已经开始呈现削弱态势。从市场份额的演变来看,国产骨科植入医械的份额持续上升,F&S预计国产骨科植入医械未来有可能占据70%~80%的国内市场。(医药经济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