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粤第三方采购每月竞价一次 或出现“海鲜价”现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15  浏览次数:100

  今后患者到公立医疗机构及医保定点民营医疗机构买药,可能会遇到不同医院同一种药品价格不同的情况,甚至会遇到同一医院同种药品不同批次的药价不同的情况,有人称其像市场上的“海鲜”,不同商家不同价,不同季节不同价。明年起上述医疗机构的药品将全部通过广东省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进行采购,每月竞价一次。深圳市卫人委规划财务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制度设计者的初衷旨在通过市场竞争充分降低药价,但也可能出现“海鲜价”现象。

  第三方采购旨在降药价

  近日,深圳市卫人委转发了广东省卫计委关于全省医疗机构药品交易工作的通知。通知的核心内容是全省将启用新的省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含医院和社康中心)、医保定点的民营医疗机构必须通过这个平台采购。据市卫人委规财处有关负责人透露,该平台隶属于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明年开始,深圳将按照基本药物、医保目录品种和非医保目录品种的先后次序逐步上线交易,每类品种交易结果产生后,将进入新的药品交易平台进行采购,运行了6年的原药品阳光采购系统的网上采购将逐步退出。根据省卫计委的要求,深圳相关医疗机构要在11月20日前完成药品交易报名及注册工作。

  市卫人委规财处有关负责人说,2007年至今,深圳公立医院的药品全部通过广东省医药采购平台采购,由医院在平台上自由遴选药品。目前,平台的药品约有2.7万个品种规格(以下简称“品规”),全市公立医院遴选使用的药品约有9000个品规。“在海量的品规中,医院选择余地大,也给医院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同一种药,不同厂家规格剂型,价格相差很大。”该负责人透露,深圳医院用药总体有一种趋势,愿意选择高价药、合资厂生产的药。深圳社保部门曾上报过一份调查报告,医院70%的用药属于次高价药。而新的第三方交易平台,脱离了原来的卫生系统,直属于省政府,倾向于通过充分市场经常降低药价。另外,医院在基本用药和医保目录品种采购上,降低了选择性,也减少了医院在药品采购上的暗箱操作。

  医保用药将“价低者得”

  新的交易平台将如何通过市场化竞争实现降低药价的目的呢?市卫人委规财处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在新的交易平台中,基本药物、医保目录品种将通过集中采购,发挥团购优势,用量降价;非医保目录品种由医疗机构自行与生产企业议价实行网上交易。以基本药物和医保目录品种采购为例,医院定期发布采购需求,包括采购量和采购期限;厂家可根据药品数量,在3天内进行报价,平台系统就会根据双方的供求条件吻合程度,按照“价低者得”的原则进行配对,自动生成采购合约。平台会设定一个“天花板价”,厂家中标价格不得高于这个价格。

  与原阳光采购不同,在交易过程中,医院只能遴选拟使用药品的通用名、剂型和规格,不能指定到具体厂家,系统会自动生成的中标厂家签约。该负责人说,新的交易平台一定程度上会优化采购流程,厂家为了顺应价低者得的原则,会想方设法通过减少代理环节来降低药价。这也是该制度设计者的初衷,通过公开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来挤压药品水分。

  每月竞价同药或不同价

  根据市卫人委的通知要求,新的交易平台每月开展一次网上竞价,可能导致同一区域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甚至同一医疗机构不同批次采购的同品规药品价格不同。这意味着,新平台打破原来同品规药价“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同医院之间的同一种药价格不同,深圳同一个医院上个月采购的同一种药到了下个月就调价了。

  “我们也想在平台没启用之前,给患者和市民打下预防针,了解平台采购的规定。”该负责人说,针对这样的情况。市卫人委要求全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医保定点民营医疗机构要做好药品价格公示工作,及时在医院官网、院区显著位置设置触摸屏或价格公示牌公布药品价格的变化,并加强宣传引导,做好患者的解释及信访投诉工作。

  疑惑五问

  新的第三方交易平台设计的初衷旨在降低药价,但记者采访深圳市卫人委规财处有关负责人、公立医院及医保定点民营医疗机构、患者后发现,各方对新平台的启用仍存在许多疑惑。

  1 医院团购未必能买到平价药?

  今年,深圳市医管中心成立后,曾提出旗下11家公立医院集团式采购药品以降低药价的方案。在新平台启用后,是否意味着团购能争取到更低的价格?市卫人委规财处有关负责人对此存有疑惑,“这11家医院的药品采购量占全市药品采购量的40%-50%,看起来已经是很庞大的量了,但对于厂家而言,他们面对的是整个医疗市场,当散户的采购量加起来大于团购的时候,团购的医院未必能够拿到最低的价格”。

  2 每月竞价患者“货比三家”?

  按照每月竞价一次的规则,同城的不同医疗机构同一种药品价格可能不同,同一家医疗机构不同批次的药品价格可能不同。有患者调侃说:“这不是好比在超市里挑商品,要想买到便宜药还得货比三家。”有大型公立医院负责人也担心,医院每年的门诊量高达近万人次,药品输出庞大,如果药价频繁改变,各医院同种药品价格不一,在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医院要花很大的精力去给患者做解释。

  药品每月竞价,有患者质疑自己长期服用的药物是不是会因为价格上没优势被踢出局?市卫人委规财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平台设计上应该有替代药品。

  “实际上,新平台是建议一年报一次量竞价一次。”但该负责人说,这种做法又将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十分考验医院对药品需求的预估能力。有医院药剂科负责人对此表示担忧,深圳医院疾病季节性变化明显,药品采购少了担心不够应付,药品采购多了又没有畅通的退货通道。

  3 “价低者得”进口药中标率低?

  过去,“价低者得”因不够科学多有诟病,因为可能有厂家为了中标恶意报低价,最终造成无法供货,再变相提价的结局。有药品生产商担心恶意报低价中标的现象会重演。对此,市卫人委规财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平台设计者在这方面已有所考虑,比如中标无法供应的厂家将被列入“黑名单”,两年内不得进入平台。

  “价低者得”也让一些长期使用进口药的患者有所担忧。市民王先生是一名甲状腺疾病患者,“我用的进口药要是比国产药贵,那医院是不是买不到了?”王先生的疑问也是市卫人委所忧虑的,“‘价低者得’确实会让更多价格较低的国产药中标”。

  4 药价频繁变化医保系统“很崩溃”?

  在深圳医院销售的药品中,有不少属于医保目录要求。据了解,药品价格变化,需要将数据上传至医保系统数据库进行核对,通过后再由医院执行。该负责人说,按照最极端的算法,一个三甲医院药品有1500个品规,每年竞价12次,光是数据调整,是不是也让医保系统很“崩溃”?药品交易通过交易平台集中结算,按照极端算法,1500个品规每个由不同的厂家生产,全省21个地市级相关医疗机构的药款支付结算结果核对,估计也得让新交易平台的财务人员“算得头大”。

  5 民营医院药价不降反涨?

  新平台即将启用的消息发布后,有医保定点民营医疗机构找到了市卫人委反映情况。据了解,该民营医疗机构为我市一家大型综合民营医院。据该院负责人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医院原本采用的是“厂院直销”的模式,与长期合作的厂家形成了默契,中间没有什么流通环节,药品几乎是以出厂价销售,但省里要求使用平台后,或多或少都可能有中间流通环节,这可能导致医院的药品价格不降反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