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开始,国际上的药用辅料巨头纷纷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但从国外进口辅料,在生产上存在时间要求紧和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对于国内药企来说,用上高质量的国产药用辅料是迫切的希望,而这,则有待相关政府部门发力。
据了解,从2011年开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陆续出台各类药用辅料相关政策,而且严格程度逐年提高。2013年2月1日,正式实施了《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有关规定》,强调药用辅料生产企业必须强制执行药用辅料GMP标准。而《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亦首次将药用辅料纳入五大重点发展领域。
政府的一系列动作表明,国家在试图从各方面推动我国药用辅料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尝试通过各项举措来加强对我国药用辅料质量的监管。但是,药用辅料的发展情况是否能乐观看待?目前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还要打个问号。
在政府方面看来,一系列的药品相关要求的出台,是其对药品质量监管决心的体现。但对于药企而言,政府的政策却是一个又一个“甜蜜的负担”。
去年年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关于2013年度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案研究任务的通知》亦于日前发布。
从理论出发,仿制药疗效如果能接近或等同于原研药,必然会获得更大的市场认同。但是,辅料的差异对药效有一定的影响,对仿制药而言,产品研制就必须要选择好的辅料,要和国外原研产品等同,才能保证品质一致。因此,对于药企来说,一致性评价本身便相当于重新研发,需要耗费大量资源。
中国药用辅料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突破口在于,重视对原有基础药用辅料质量的管理,促使主要辅料品种实现GMP生产管理,使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从而开拓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