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纵览 » 正文

野生资源越来越少 野生中药材离我们越来越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01  浏览次数:343
    这两年,中药材涨价的报道越来越多,分析涨价原因,除了商家炒作、天公作梗,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野生资源越来越少。前天看到一则新闻:眼下正值新疆“沙漠人参”肉苁蓉(俗称大芸)生长的“黄金季节”,然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人深入沙漠腹地疯狂盗挖,危害准噶尔盆地等地的生态环境。

     据当地派出所的介绍,每年四五月份,在新疆准噶尔、塔里木盆地周缘,一些不法分子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疯狂盗挖肉苁蓉。肉苁蓉,又名金笋、地精,俗称“大芸”,其植株的肉质茎部分是名贵的补肾中药。因肉苁蓉独特的生长习性和一定的药用价值,故被历代医家称为“沙漠人参”。盗挖者挖走肉苁蓉后,相互依存的防风沙植物会因根部裸露在外,缺乏水分而死亡。

    套用保护野生动物公益组织的那句宣传名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如果没有药材交易,没有人对野生珍贵药材的极度渴求,怎会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和肉苁蓉面临类似问题的是我们熟悉的虫草。受商业利益驱动及市场非理性消费影响,我国“虫草热”已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野生虫草,越挖越少,越少越贵,越贵越挖。有研究比较,25年前,虫草生长密集区每平方米高达20至46条;而目前大部分以前的密集分布区虫草种群已经灭绝,分布最密集区每平方米仅存1至5条。近年青海等原产地的虫草售价与30年前比较已经上涨千倍以上。

    曾不止听一位医生这样说过,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的时候,哪有工业污染,哪有人口膨胀,哪有废水横流,那时的草药都是实打实的,纯天然无污染,药效也是实实在在。现在虽有药材种植现代化,虽建立了GAP认证制度,在我国中药材种植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志着传统相对分散、无序和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小规模中药材种植业将不复存在。但药效是否能和《本草纲目》时期一样,那就未必了。还有医生直言野生中药材的药效源于天然生长而形成,人工种植药用价值肯定会降低,言语中对野生药材的无比思念。好药对医生来说,犹如好枪之于战士。这导致一个矛盾的局面,一面是治疗效果的需求,一面是环境保护的需求。如何实现二者平衡是个艰巨的问题。(中国中医药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