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秋风秋雨,记者跟着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谢健主任医师看门诊,发现心情低落的人特别多。其中不少中老年人,主动向谢医生讨“开心药丸”:医生,现在孩子也成家了,自己工作也没压力,就是过日子提不起精神,有没有药,吃一颗,做人开心一点的?
谢健主任医师说:“老年人处在人生的秋季,更容易陷入这种情绪问题。自己没办法控制,就会来找医生,这也是个好现象。因为心理、精神困扰与躯体疾病一样,是有身体器官、组织、内分泌等等改变的,需要借助有效的治疗,光是亲朋好友劝劝开心点,作用是有限的。”
谢主任说,有一个简单的英文单词可以概括上了年纪之后的处境,这个词是Loss:容颜、胃口、老伴儿、地位、曾经的辉煌……各种美好的东西都在丢失。
如果没有同样美好的东西去填补这个空洞,失落、孤单、焦虑、忧郁这些负面情绪就会乘虚而入,你再不想办法驱赶,它们可能会长期定居。
前段时间,卫生部门发布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1亿;其中抑郁症患者比例最大,发病率已经达到5%左右。
人可能就像一朵巨大的太阳花,喜怒哀乐,跟阳光有很大关系。心理学家说,由夏入秋,光照时间和强度的变化,会对产生“振奋因子”的内分泌系统产生干扰,让人无由来地“深沉”起来。
前董事长退休19年,依然被失落感困扰
“很多老年人的情绪障碍,跟退休有关,退休前越辉煌,退休后越失落。”谢健说,他的门诊中,遇到过很多陷入退休综合征的病人。
有位祝老先生,已经83岁,穿戴很讲究,看得出老先生生活无忧。但他有个心病,困扰了19年一直没摆脱。
退休之前,祝老先生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手下管着几百来号人,走到哪里,大家都是毕恭毕敬地叫声“祝总”,退休之后,就像那句诗里写的,真正是“门庭冷落鞍马稀”。
“到现在啊,我还不习惯。一下子成没用的人了,这种感觉,你懂哦?”祝老先生像个受委屈的小孩一样,向谢医生诉说自己的感受。
“班儿不上了,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嘛,多帮帮小辈们,他们说不定很需要你的经验。”谢医生给老先生支了个招儿。
谢医生也悄悄跟祝老先生的子女说,老先生不是公司里的一把手了,尽量让他在家里感受到尊重,特别是来自小辈们的尊重。
“偶尔跟他商量个事儿啊,听听他的意见,他会很受用的,重新找到价值。”谢医生说,每个人都需要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老年人更是这样。
前几年,谢医生经常被老年大学请去讲课,就是专门教老年人如何应对退休后综合征。他的建议是提前一两年做心理调适,最好再培养几个兴趣爱好,结交一批老年朋友,这样退休后的生活可以充实些。
情感上的支持是一剂良药
忧郁症并不罕见,早几年就有研究机构估计,中国大约有3000万抑郁症患者,有人将它称为现代社会的“精神感冒”。
“忧郁确实像感冒,很常见;但忧郁又不像感冒,它后果很严重。”谢医生说,患上这种感冒,除了患者本人,他的家人和朋友也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来抗争。
有个病人,退休前官当得蛮大,退休好几年了,跟人说话总还带点儿命令人的口气,听不得有人跟他争辩。他去买菜,青菜3块钱一斤,他说,不行,2块钱。如果跟他讲价,火气大得吓人,接下来几天都会闷闷不乐。
他的子女很有心,到菜场里打了圈招呼,跟摊贩商量好,不够的钱他们回头补贴,老头子说多少就多少,别跟他讨价还价。
“对老人,顺比孝重要,即使做的不对,也要顺着他们。”谢医生的母亲和岳母也都80多岁,跟所有老人一样,经常会有犯固执的时候。一件事明明是她自己错了,但她非得跟你讲是别人不好。他的原则是不争论,顺着她们。
“别跟她较真,嘴巴上声援一下,她心满意足了,就不再纠结这个事儿了。”在谢医生看来,态度比行动重要,情感上的支持是贴良药。
谢健特别赞成“常回家看看”,他认为:子女常回家看看,不但对老人是一种心理慰藉,同时也可以早期发现老人的精神问题,早发现早治疗,老人的生活质量就有保证。现在不少老人不缺物质,生活也能自理,但一旦精神上出了问题,老年人“作起来”胜过孩子,中年子女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都会下降。所以早一些、多一些关心父母的心理精神,是家庭和睦、快乐的良药。
经常睡不好觉可能是抑郁的前兆
谢医生告诉记者,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忧郁是一种缺失的反应——健康的缺失、情感的缺失、尊重的缺失等等。
“每个人都会对这种缺失有反应,一般情况下忧郁情绪是可逆的,如果到达一定程度和时间,就会发展成疾病。”他说,作为一种疾病,它不单单是情绪不佳,大脑也已经“受伤”。
他解释说,人的情感和视觉、听觉一样,都是大脑产生的功能。如果神经细胞出了问题,一些常人可以承受的刺激,在病人脑中可能引起严重的负面情绪。
“这不是性格不好,也不是老龄化的自然结果,而是他们失去了获得快乐的脑功能。”
谢医生说,人感冒的时候,会有鼻塞流涕的不适;脑功能出问题时,其实也会有一些症状可循,比如失眠、焦躁、没胃口、查不到原因的疼痛等等。
但是,这些症状容易让人想到其他疾病,根本不会联想到心理疾病。比如睡眠不好,充其量也就是烦恼,或者身体不健康;但对过去遭受过忧郁影响的人来说,失眠可能是重新陷入忧郁的第一个征兆。
谢医生提醒:老年人往往有许多心脑、呼吸系统慢性病,所以在抗抑郁、抗焦虑等精神疾病治疗时,用药要慎重,治疗抑郁的“开心药”不能随便吃,精神疾病分类也很细,要针对病人的症状、疾病的阶段,精确评估后,再定药、再剂量,尽量避免副作用大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