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下调问题是关系医改进度的重大问题,政府采购药品有关价格的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国家发改委开始对药企进行成本调查,紧接着上海市招标办出台了让国内药企全线激烈反对的“带量采购”实施方案。药价该如何调才能符合市场规律,才能推动医改的顺利进行?中国社科院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组长陈其广表示,现在药价高不是生产企业惹的祸,目前采购药品终端价格的30%是出厂价格,60%是流通环节产生的。打压流通环节的商业贿赂是调整采购药价的重中之重。
一些药品商业贿赂丑闻出现后,国家发改委开始对药企进行成本调查,有业内人士称国家发改委此次进行摸底想改变以往基本药物“最高限价”的传统规定,想摸索出一个接近药品市场实际销售价格的“支付价格”,避免不合理的高定价。
“政府的此次摸底,应该符合统计学的全盘摸底,这样所得出的数据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意义。现在每家企业因为生产规模不同,采用的技术不同,生产成本也不同,此次摸底要避免以偏概全。”陈其广认为,药企有自主生产和自主经营的权利,企业的生产成本是商业秘密,如果不是想争取到政府集体采购的市场份额,企业没有义务向政府公布自己实际的生产成本。政府即便是摸清楚了成本价,政府采购药品的利润率是多少医院才能接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流通环节产生的商业贿赂是政府更加重视的问题,生产企业的利润并不高。”
国家发改委正在进行成本摸底期间,上海市招标办出台了让国内药企全线激烈反对的“带量采购”实施方案。药企反对的“三大焦点”问题包括:惟低价论;对外企过于照顾,对国内企业却拼命压价;不考虑质量层次,凡取得SFDA批件的企业都可投标。其中,对内外企业采取不同的政策对国内企业有失公允。该方案规定原研药降价10%、甚至小于10%都可以纳入带量采购,而仿制药则取价格最低的两家,即使降价50%也有可能不能入围。
现在原研药绝大部分是外资和合资企业生产,原创新药的研发10年耗资10亿美元,这样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国内企业很难承担,国内企业的仿制药低价也不可能入围的规定激起国内药企激烈反对。
“现在国家对原研药存在技术性优惠措施。外企的原研药可以享有单独定价权,而且过了专利期的原研药仍然享有原研药的优惠,这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国家要调整这方面的采购政策,内外企业要享受国民待遇,而不是只给外企以优惠待遇。”陈其广向记者表示,现在医改进入深水区,药价的合理调整将有利于医事服务费用的调整,有利于医药回归正常的医学模式。(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