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药研发 » 正文

商务部:去年价格同比上涨的药材有17种 占比59%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03  浏览次数:104
   生意社5月27日讯 

  商务部网站消息,5月23日,商务部发布《2012年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报告》。

  《报告》将纳入统计的29种中药材分为根茎类、花类、果实类、菌类和动物类五大类,分别对其2012年市场流通情况(包括销售量、销售价格以及市场存量等)、价格波动情况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报告》数据采集自85个中药材产地的商务部门、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和6家中药材专业网站。

  商务部于2012年初建立了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制度,并于当年5月、9月发布了《2011年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报告》和《2012年上半年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报告》,对掌握中药材流通数据信息,引导中药材种植与销售,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统计,纳入统计的29种药材中,2012年价格同比上涨的有17种,涨幅较大的品种有:三七、人参、当归等根茎类药材。这些品种种植周期较长且产地集中,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价格同比跌幅较大的有7种,分别为:山药、金银花、麦冬、白芷、川芎、山茱萸和太子参。这些药材的基本特点是种植周期短、种植区域相对分散,特别容易因扩产出现滞销现象。甘草、枸杞、附子、大黄和元胡等价格从2011年开始基本维持平稳。

  商务部将继续完善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系统,并定期发布数据,为政府和行业提供中药材流通的基本信息,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