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百年老字号的同仁堂,在今年5月份发布澄清公告的频次较以往明显增多,其药品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针对近期被曝光的问题,同仁堂方面在22日发出声明,称同仁堂中成药中使用朱砂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与其它中药配伍治疗疾病,符合中医配伍理论,患者遵医嘱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服用是安全有效的;24日继续发布公告称“健体五补丸”经检测符合相关标准,牛黄千金散、小儿至宝丸中朱砂含量符合标准;26日又称同仁堂总统牌破壁蜂花粉片从未非法添加。
尽管同仁堂的声明不断,但已不能消除其在消费者心中的阴影。就此次同仁堂的朱砂超标等质量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位于四通桥附近的同仁堂药店随机采访,有消费者表示,“还是有些担心。”另有消费者则停止服用了其未被曝出质量问题的加味逍遥丸,该消费者表示,“万一要是有问题咋办,还是不吃的好,以防万一。”
同仁堂“质量门”除在消费者中引起担忧之外,还造成其股价波动。有媒体报道,港股方面,同仁堂科技5月23日跌幅达4.85%,自5月16日以来,这只股票累计下跌10.63%.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对本报记者表示,股价是最能反映市场信息变化的,一系列的负面消息传出,无论真假都会给企业的股价带来冲击,原因在于企业与投资人直接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会为了预防风险降低自己的损失而做出抛售股票的行为。
同仁堂的问题并非今日之事。据国家及地方食药监局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以来,其曝光药物质量问题达6起:2012年1月,同仁堂清火片被查出不合格;2012年4月牛黄解毒片生产日期早产;2013年1月,北京同仁堂总统牌破壁蜂花粉片被曝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甘露醇,长期服用或致肾衰;2013年4月子公司产地黄抽检不合格;2013年5月同仁堂健体五补丸汞超标5倍;2013年5月牛黄千金散及小儿至宝丸朱砂超标。
在上述问题之外,2003年的龙肝泻胆丸事件更是让人胆战心惊。据公开报道资料显示,同仁堂生产的龙胆泻肝丸曾使吴淑敏等28名患者罹患尿毒症,致其集体起诉。但同仁堂认为他们的产品严格按照《中国药典》配方,不应该被起诉。
同仁堂的“质量门”近日也引发了业界讨论。在本月25日中国中药协会组织召开的中药安全性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中医药安全性研究的确亟待加强,不过中药不良反应率低于西药,贸然封杀朱砂并非科学态度。
有媒体质疑中医药专家与协会有充当保护伞的嫌疑,因为关于国内国外标准差异的类似事件早在2006年就已出现过。据21世纪网资料显示,当年英国药品与卫生制品监督署对中国传统中药的“有害性”进行过调查,发现5起中国传统中药产生严重副作用的例子。其中,上海复星林西制药生产的“复方芦荟胶囊”汞含量超过英国标准11.7万倍。由此,媒体与公众不得不质疑,为何标准问题早已有之,而时至今日仍未解决?
一直以来,中医药行业频现质量问题已非新鲜事。据记者了解,仅今年以来,云南白药、华润三九、汉森制药等多家老牌中药企业就因质量问题遭到质疑,而这些问题多与重金属使用含量相关。尽管商家一再声明称,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但消费者心中的担忧却难以消除。
毫无疑问,中医药企业的诚信问题在经受着市场和消费者的考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孙晓波曾对媒体表示,中药企业应从近期这些事件中吸取教训,进一步主动跟踪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不良反应和监管部门、相关科研机构的公告、投诉、相关研究结果等,真实发布相关信息。
郭凡礼认为,同仁堂要改善形象,需体现其专业形象,给出经得起考验的临床医学报告,并提供权威的医学辞典的解释,以此作为使用原料的依据,从而消除消费者疑虑。(中国经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