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虽然在人类中只发生孤立的H5N1禽流感病毒(H5N1 bird flu virus)感染病例,但是这种感染并没有发生广泛的传播,这是因为该病毒不能够在人鼻子中有效地复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肯特大学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H5N1禽流感病毒发生较小的基因突变就能够在哺乳动物鼻子中更容易复制。相关研究结果于2013年3月13日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utations in hemagglutinin that affect receptor binding and pH stability increase replication of a PR8 influenza virus with H5 HA in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of ferrets and may contribute to transmissibility”。这一发现支持了2012年发表的一项争议性研究的结论:只需几次基因突变就能够让禽流感在雪貂(常被用作人类流感病毒感染的研究模型)之间传播。
研究人员说这些新的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出更加有效的疫苗来抵抗新的能够在人类之间传播的禽流感病毒毒株。
论文通信作者、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医学系教授Wendy Barclay说,“监控这些在禽类之间传播的病毒和预防它们在人类中爆发流行病的关键在于了解禽流感病毒为何在人鼻子中难以复制和理解使得这种复制能够发生的基因突变。”
“2012年发表的那些研究指出一种限制H5N1禽流感病毒在鼻子中复制的机制。我们通过对这种病毒中的一种蛋白进行基因改造,从而引入一种不同的但又能够产生相同影响的突变到这种病毒蛋白中,也获得了相似的研究结果。这就提示着禽流感病毒可能利用一种通用的机制进行进化以便在人类中进行传播,同时还提示着多种不同的特异性突变可能能够调节这种机制。”
禽流感病毒几乎不能感染人类,这是因为人鼻子拥有不同于禽类的受体,而且也具有更强的酸性。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编码血凝素(haemagglutinin)的基因发生的突变,其中血凝素是一种位于禽流感病毒表面上的蛋白,能够允许该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他们在实验室中利用一种携带着禽流感病毒H5血凝素的流感病毒开展研究,不过同时也对这种流感病毒进行改造而降低它的毒性,使得它不能导致严重性的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H5血凝素发生突变使得这种蛋白能够耐受更高水平的酸度。病毒携带这些突变和让它们结合到不同的受体上的突变后,能够在雪貂体内更加有效地复制,并且在这种动物之间传播。
这些研究结果对设计针对潜在流行性的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疫苗产生重要的影响。毒性减弱的活流感病毒疫苗(live attenuated flu vaccine, LAIV)可能被用于阻止流感大流行,这是因为相比于用于抵抗季节性流感的灭活病毒,它可能产生更多剂量的这种类型的疫苗。这是因为在LAIV中,毒性减弱的病毒不会导致疾病,同时仍然能够复制以便引发宿主产生强大的免疫反应。在这项研究中,H5血凝素发生基因修饰的流感病毒在雪貂体内诱导出强大的免疫反应,这就提示着利用类似基因修饰的病毒制造出的疫苗可能要比之前测试过的那些疫苗更加有效。
Barclay教授说,“我们不能预测禽流感病毒在野外将如何发生进化,但是只要我们对将使得它们能够在人类中传播的各种突变类型了解得越多,我们也就能够更好地为可能爆发的禽流感大流行作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