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新增23家医疗器械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报,其中仅有7家实现净利润正增长,分别是奕瑞科技、赛诺医疗、康德莱、万东医疗、新产业、乐心医疗、黄山胶囊。
具体来看,奕瑞科技今年一季度营收为4.82亿元,同比下降1.92%;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增长2.74%。分析认为,尽管公司营收微降,净利润却实现了2.74%的增长,这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成效,或者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提升了盈利能力。
赛诺医疗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75%;净利润为296.93万,较去年同期增长277.50%。这些数据表明公司在报告期内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康德莱公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5.48亿元,同比下降3.8%;归母净利润为6070万元,同比上升0.3%。据了解,公司通过减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有效控制了成本,对净利润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万东医疗一季度营收3.73亿同比增21.00%,归母净利润3505.22万同比增5.40%。
新产业一季度营收为11.25亿元,同比增长10.12%;净利润为4.38亿元,同比增长2.65%。
乐心医疗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9.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94.2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7.88%。
此外,黄山胶囊一季度营收1.19亿元同比增0.53%,净利润1883.70万元同比增22.90%。
截至4月26日,医疗器械行业已有60家披露2025年一季报,其中仅27家实现净利润正增长,这说明行业正经历复杂变革。从增长企业来看,其中中红医疗净利润暴增1369.95%,宝莱特增长298.35%,艾德生物上升40.9%,这些企业主要依靠技术创新、产品结构优化、市场策略调整等实现突破。而业绩下滑企业受多种因素制约,如全球经济环境变化致能源、原材料、工资及融资成本上升,压缩利润空间;带量采购等政策使产品价格下降,像爱博医疗因人工晶体集采落地,产品价格下降影响净利润增速。不过,行业整体也有积极信号,2025年一季度我国医疗设备招投标整体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医学影像、放射治疗等细分领域增长强劲,显示出市场需求的潜力与活力。
一些机构认为,当前宏观政策尤为直接的基本面影响在于“复苏”,包括对于消费的刺激、投融资恢复等,“复苏”角度下,作为过去三年跌幅最大的消费行业之一——医药或较为受益。若迎来风险偏好显著提升,成长代表创新药/器械有望估值扩张。另外,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AI辅助诊断、药物研发等)也为医药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或带动创业板医药卫生指数反弹。
东吴证券曾发布研报指出,围绕“老龄化+创新+出海”三条主线,把握2025年医疗器械赛道投资机会:医疗设备以旧换新促进潜在市场需求,根据国内部分省市所披露出的数据,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项目总金额现已达到63.08亿元。国产替代+海外出口推动长期稳定发展;院内高值耗材/IVD:集采逐步出清,有望加速国产替代进程,行业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老龄化趋势加速健康意识提升,看好渠道强、性价比高的自费产品。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