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前沿科技 » 正文

恒瑞医药一季报亮点:BD授权交易为业绩贡献新的利润增长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27  浏览次数:7
上市药企2025年一季报正陆续发布。4月24日晚间,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业绩继续稳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长36.90%。
 
  据悉,报告期内,恒瑞医药将IDEAYA Biosciences海外许可的7500万美元首付款确定为收入,推动利润进一步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BD授权交易的收入款项已成为恒瑞医药业绩的增长引擎之一,为公司贡献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为公司的研发和运营提供支撑。
 
  2025年以来,恒瑞医药共实现两个BD授权交易。其中在3月份,恒瑞医药宣布,将自主研发的Lp(a)抑制剂HRS-5346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默沙东,首付款2亿美元,交易金额累计可达19.7亿美元。
 
  到了4月份,恒瑞医药将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拮抗剂SHR728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权益授予德国默克集团。此前,双方还曾就恒瑞医药的PARP1抑制剂HRS-1167达成合作。
 
  据业内统计,截至目前,恒瑞医药已实现14笔创新药对外授权合作,其中近三年对外授权9笔。
 
  对外授权的背后,可见公司创新药研发的实力。近年来,公司在新药研发上加大投入。2025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15.33亿元。在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的驱动下,公司创新成果持续获批,在研管线快速推进,创新研发成果加速转化。
 
  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国内获批上市19款新分子实体药物(1类创新药)和4款其他创新药(2类新药),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约400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未来三年,预计获批上市47项创新成果正陆续兑现。
 
  2025年以来,公司累计已有6项创新成果获批。其自主研发的全球头个超长效PCSK9单抗瑞卡西单抗(商品名:艾心安®)上市。该产品是公司在心血管疾病领域上市的头个1类创新药。1类创新药、中国头个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硫酸艾玛昔替尼片(商品名:艾速达®)上市,先后获批用于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此外,1类创新药、中国头个自主研发的偏向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富马酸泰吉利定注射液(商品名:艾苏特®)获批用于治疗术后中重度疼痛。1类创新药、中国自主研发重组抗IL-17A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夫那奇珠单抗(商品名:安达静®)获批用于常规治疗疗效欠佳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成人患者。
 
  创新药临床进展方面,2025年一季度,恒瑞医药累计取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28个(按品种适应症计)。其中在肿瘤领域,其HER2 ADC瑞康曲妥珠单抗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新适应症被纳入突破性疗法认定。这也是瑞康曲妥珠单抗第8次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充分体现了该药物在多个瘤种治疗领域的临床潜力;另外,达尔西利HR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III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研究显示积极结果。降糖减重领域也是恒瑞医药布局的领域,其新型GLP-1和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披露了高剂量减重II期积极顶线结果。
 
  截至4月24日收盘,恒瑞医药报收于51.13元,上涨0.08%,换手率0.53%,成交量33.61万手,成交额17.21亿元。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