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披露进入高峰期,公募基金持续加大调研力度。其中医药行业成为机构关注的焦点。根据近五日机构调研梳理,华东医药、奥浦迈、贝达药业、美好医疗4家企业均获得上百家机构调研。
而华东医药4月18日披露接待调研公告称,公司于4月18日接待天风证券、东吴证券、国金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国盛证券等204家机构调研。
在机构调研中,华东医药表示,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9.06亿元,同比增长3.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12亿元,同比增长23.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3.52亿元,同比增长22.48%。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较2021年分别实现了21.24%和52.59%的增长。
此外,华东医药针对机构关注的公司GLP-1系列产品的研发进展问题表示,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conveglipron)预计2025年Q3获得顶线结果,并于2025年下半年进入III期临床研究;GLP-1R/GIPR 双靶点长效多肽类激动剂 HDM1005(poterepatide)注射液,目前正在中国开展的Ia及Ib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结果。体重管理适应症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已于2025年4月完成II期全部受试者入组,预计2025年Q4进入III期临床研究。此外,糖尿病适应症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4月完成头例受试者入组;FGF21R/GCGR/GLP-1R三靶点激动剂DR10624注射液目前正在开展治疗合并肝纤维化高风险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II期临床研究。美格鲁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已于2025年3月递交上市申请获受理。
针对机构关注的ADC、PROTAC领域创新产品的布局及进度展望,华东医药表示,ADC领域,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产品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陆续投资、控股、孵化多家拥有前沿技术的生物科技公司,形成ADC全球研发生态圈,目前公司已有ADC管线已达12个以上。PROTAC领域,公司有多个在研储备项目。其中,小分子抗肿瘤药物HPK-1PROTACHDM2006在中国的IND申请于2024年10月获得NMPA批准,适应症为晚期实体。
奥浦迈在近五日内接待2次,144家机构调研。贝达药业迎来123家机构调研,美好医疗迎来117家机构调研。
奥浦迈针对机构关注的关税政策影响表示,从公司境外收入分布区域来看,公司目前境外收入主要来自于欧洲,关税政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有限。从公司自身业务出发,细胞培养基产品作为生物医药生产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其认为前端成本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加速国产替代的进程,尤其是对于之前未进行国产替代的药企以及 Biotech 公司;另一方面,公司2022年4月已在美国加州湾区设立子公司,面对目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一定程度上会加速公司美国实验室的布局以及生产基地的建设。整体来看,在目前关税政策下,其认为对公司细胞培养基业务是呈现正向影响,可以稳定保障生物医药核心原料的供应链的安全。
而贝达药业针对机构关注的自主研发和临床研究表示,2024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71,717.7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4.80%。报告期内,公司集中资源,聚焦重点研发项目,自研项目乳腺癌新药BPI-16350(酒石酸泰瑞西利胶囊,商品名:康美纳)药品注册申请已获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相关审评审批工作正在进行中;贝美纳术后辅助、MCLA-129、BPI-371153、BPI-452080、CFT8919等在研项目按计划推进临床研究;多款创新药IND申请获批(BPI-520105片、BPI-221351片、EYP-1901玻璃体内植入剂、CFT8919胶囊、BPI-452080片等)。
除以上企业外,近期,长春高新、怡和嘉业、普洛药业、杰特生物、健康元、贝瑞基因、博瑞医药等不少药业也均迎来机构调研。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