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征程中,血脂异常管理始终占据着关键地位。而超长效降血脂药作为医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或将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进入新阶段。有业内预测,2025—2030 年,超长效降血脂药有望逐步改写传统治疗格局,为广大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近年来,超长效降血脂药物在 RNA 靶向疗法、基因编辑技术以及新型小分子药物等多个关键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创新药物通过长效调控胆固醇代谢的关键靶点,如 PCSK9、ANGPTL3 等,为高血脂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根据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四种PCSK9抑制剂获批上市,包括三种竞争性结合循环中PCSK9的单克隆抗体(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托莱西单抗),以及一种靶向PCSK9的小分子干扰RNA药物(英克司兰)。
以新一代超长效 PCSK9 单抗 —— 瑞卡西单抗为例,它拥有在 PCSK9 单抗类药物中长的半衰期,可延长给药间隔,减少给药频率,提供灵活的给药方案。患者可选择单月、双月注射 1 次的方案,大大提高了治疗便利性和患者依从性。从作用机制来看,瑞卡西单抗与 PCSK9 特异性结合,阻断其与 LDL-R 的相互作用,使 LDL-R 能够循环回肝细胞表面,持续摄取血液中的 LDL-C,从而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接受瑞卡西单抗治疗的患者,LDL-C 水平可降低 60% - 70%,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口服 PCSK9 抑制剂也展现出独特优势。传统的 PCSK9 抑制剂多为注射剂型,而口服剂型的出现,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用药体验,有望解决部分患者对注射的恐惧与不便,使更多患者能够长期、规律地接受治疗,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血脂水平。目前,多家制药公司正在积极研发口服 PCSK9 抑制剂,其核心技术在于通过结构修饰和剂型优化,确保药物在胃肠道内稳定吸收,并能够特异性地发挥抑制 PCSK9 的作用。
此外,CRISPR 疗法作为基因编辑领域的新的技术,也在降血脂治疗中崭露头角。它能够准确地对相关基因进行编辑,从根本上调整胆固醇代谢途径,有望实现 “功能性治愈”。以 PCSK9 基因为靶点,CRISPR - Cas9 系统能够精确地切割 PCSK9 基因的特定序列,使其失去功能,从而永久降低 PCSK9 蛋白的表达水平。动物实验显示,经过 CRISPR 基因编辑治疗后,实验动物的 LDL-C 水平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且未观察到明显的脱靶效应。这种疗法一旦成熟应用,将巨大地改变现有降血脂治疗模式,为患者带来更为彻底的治疗效果。?
数据显示,降脂药物市场广阔,其中2023年全球降脂药物市场规模为331.2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该市场将达到约465.8亿美元。然而,超长效降血脂药在发展与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安全、成本等问题亟待解决。业内表示,如何降低研发成本、优化生产工艺,成为推动超长效降血脂药广泛应用的关键。此外,监管政策的完善也是超长效降血脂药发展的重要保障。
尽管挑战重重,但超长效降血脂药的前景依然值得期待。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技术的持续革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口服 PCSK9 抑制剂和 CRISPR 疗法等新型超长效降血脂药将不断优化,以更安全、更经济、更有效的姿态,成为血脂管理的主流治疗方法,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注入强大动力。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