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心脉医疗有消息称,其代理的LiqMagic®外周血管内冲击波导管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多个中心顺利开展上市后头批临床应用。
我国外周血管疾病(PAD)患者数量众多,约4530万例,69岁以上的患者中,PAD发病率高达14.5%,治疗需求旺盛。而在PAD患者中,血管钙化的发生率很高,对于钙化病变的处理,现有的治疗器械均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循证依据不足、并发症多、普及率低等。血管内冲击波是一种创新性的血管钙化斑块压裂技术,将传统的液电碎石术和球囊血管成形术相融合,通过向冲击波球囊导管提供脉冲式驱动电能,使其能够向外间歇性地输出发散式的低强度冲击波能量,进而对钙化斑块产生压裂作用,从而改善血管顺应性,并为后续治疗做好准备。
公开资料显示,由LiqMagic外周血管冲击波导管和血管内冲击波治疗设备组成的外周血管内冲击波治疗系统,于2024年12月在国内获批上市。该设备通过向其冲击波导管提供脉冲式驱动电能,使其能够向外360°全周向、间歇性地输出发散式、低强度冲击波能量,进而对钙化斑块产生压裂作用,改善血管顺应性,并为后续治疗做好准备,同时对管腔内膜和正常血管组织不造成损伤。外周血管内冲击波治疗系统具备优异的人机交互功能、出色的耐压性能以及突出的手术效率,可以满足临床中与日俱增的精准治疗需求及场景。
2025年2月,心脉医疗与赛禾医疗达成合作协议,在中国大陆地区代理销售赛禾医疗生产的外周血管内冲击波治疗系统产品。目前,心脉医疗在外周动脉介入领域共有8款已上市产品,包括药物球囊扩张导管、外周血管支架系统、弹簧圈、球囊扩张导管等,与赛禾医疗的合作进一步拓宽了公司外周动脉产品线。
展望未来,心脉医疗将继续坚持自主研发创新,并持续通过代理合作与收购,不断推出更多优质创新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为国内外主动脉、外周血管及肿瘤疾病患者提供普惠化一体化的医疗解决方案。
对于医疗器械板块,国金医药发布研报称,国内企业创新研发进展顺利,高端产品临床应用迅速。国内头部企业创新产品在临床应用呈现加速趋势,新产品有望带动细分行业加速国产替代。
山西证券在研报中针对近期的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表示,对于大部分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企业来说,其出口美国的收入占比较低或尚未进入美国市场,关税政策对其出口影响可控。而中国的关税反制政策尤其利好中国市场美企份额高的子行业,如心脏电生理(替代雅培份额)和影像设备(替代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份额),有望加速国产企业替代进程。此外,部分中国医疗设备企业已经针对关税政策提前进行了准备,如在墨西哥、美国等地建立工厂,减弱关税影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