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康弘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眼科、脑科、肿瘤等优势治疗领域深入研究、专业创新,不断推出临床迫切需要的高价值产品,并布局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等科技前沿赛道,以及阿尔兹海默症治疗领域,为医疗行业带来新的惊喜与希望。近期,康弘药业更是公布了多项临床进展,涉及晚期实体瘤、镇痛药物等领域。
如4月16日,康弘药业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注射用KH815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资料显示,KH815为一种新型双载荷抗体偶联药物,适应症为晚期实体瘤,注册分类为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公告提到,注射用KH815具有抗耐药潜力,能通过双效协同机制在RNA和DNA水平对肿瘤细胞进行抑制。体外和体内药效研究显示,该药物对不同表达水平的肿瘤细胞均展现出良好的杀伤活性,且在多个瘤种模型中表现出剂量依赖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据悉,今年3月26日,KH815项目还获得澳大利亚人类研究伦理委员会(HREC)临床试验批准。KH815项目这一系列进展,彰显了康弘药业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深厚研发功底与强大创新实力,为晚期实体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此外,近期,康弘药业在镇痛药物领域也传来捷报,其申报的KHN702片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资料显示,KHN702片是康弘药业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NaV1.8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非阿片类镇痛药物,无成瘾性,属于化药1类创新药。前期已完成的研究结果显示KHN702片安全性较好,且在多种疼痛模型中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预期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康弘药业KHN702片的突破,对于疼痛管理领域意义重大,有望改变现有的镇痛治疗格局,为众多饱受疼痛折磨的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业内表示,康弘药业在研发创新道路上的一系列举措与成果,充分展示了其作为国内创新药企业的担当与实力。数据显示,2019-2023年,康弘药业累计研发投入达36.57亿元,平均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21.20%。
据悉,公司还持续锻造新质生产力,布局基因治疗和合成生物学新药研发等。如在基因治疗领域,公司的KH631在组织特异性、免疫原性、表达可控性和感染效率上具有特色,并在临床前疾病模型中显示出持续疗效。数据显示,细胞与基因治疗市场在2022年的估值为58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233.3亿美元,市场前景广阔。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公司研发的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KH617,在多种临床前疾病模型中均显示出了对多种实体瘤的良好抑瘤作用。
此外,公司还布局了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中成药KH110;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Ⅰ类生物药KH801;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化药Ⅰ类创新药KH607等。
业内表示,持续的研发投入、多领域的深入布局以及不断涌现的临床进展,都预示着康弘药业将在未来的医药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优质的医疗解决方案,推动公司乃至整个医药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公司相关人士也曾表示,医药企业需要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尤其老龄化带来的慢病治疗市场,这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广阔空间。同时,企业在持续强化自身研发能力的同时,也要紧跟国际前沿技术趋势,以创新驱动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