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此前国家医保局透露,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将于2025年上半年启动。据了解,本轮集采将有超过110个品种满足入围门槛。其中,2023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超过10亿元且满足国采入围门槛的品种有24个,科伦药业、倍特药业、齐鲁制药、华润医药、石家庄四药、复星医药、扬子江药业、正大制药等企业或是新一轮集采的“主力军”。
从符合申报企业数达7家及以上且未纳入国采的超10亿品种所属企业来看,科伦药业占了近一半,有10个品种上榜,分别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剂、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常释剂型、苯唑西林注射剂、碘普罗胺注射剂、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奥拉帕利口服常释剂型等。
其中,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常释剂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剂等品种2023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均超30亿元,市场规模庞大。
资料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是由沙库巴曲(脑啡肽酶抑制剂)和缬沙坦(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组成的复方制剂,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等。目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已被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
近年来,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的销售额逐年上涨,2023年突破30亿元,2024上半年接近20亿元。从市场格局来看,仿制药替代原研诺华的空间很大,目前,已有21家药企(20家集团)的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视同过评,除了科伦药业以外,还包括齐鲁制药、信立泰、石药集团、正大制药等。此外,还有20余家企业的产品以新注册分类报产在审,涉及国药集团、葫芦娃药业、千金药业、乐普药业等。
科伦药业是国内从仿制向创新转型较为成功的代表型企业,2014-2023年十年期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合计近119亿元,截至目前,公司在大输液、原料药、创新药等领域已成长为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头部企业,尤其创新药领域已进入全球市场商业化兑现前夕,券商认为公司未来具有较大想象空间;原料药板块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布局较早,逐步进入兑现期;大输液作为传统基本盘竞争格局较好,未来有望保持相对稳健。
倍特药业以9个品种紧跟其后,包括头孢他定阿维巴坦注射剂、碘普罗胺注射剂、罗沙司他口服常释剂型、万古霉素注射剂等。近年来,倍特药业加速布局新药开发,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超10%。其符合条件的9个大品种若被纳入第十一批集采,有望借助集采中标快速打开市场。
正大制药有8个品种在列,华润医药有7个品种在列。此外,国药集团、石药集团、齐鲁制药、复星医药均有6个品种在列。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