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环球医药 » 正文

融资回暖!港股18A大型IPO诞生,将为国内ADC药物赛道注入一剂强心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16  浏览次数:4
2025年4月15日,映恩生物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募资额超2亿美元,成为2022年以来,18A中融资规模大、估值增幅高的IPO案例。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午间收市,映恩生物每股报214.80港元,大涨127.06%,总市值约178.66亿港元。
 
  资料显示,映恩生物作为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的企业,致力于为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研发新一代ADC创新药物。业内表示,映恩生物此次IPO的火爆表现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内外部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其核心逻辑在于市场对ADC赛道价值重塑的强烈预期与公司差异化竞争力的深度绑定。有数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ADC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50亿美元。
 
  从公司自身实力来看,映恩生物有五项处于临床阶段的资产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及中国药监局的研究用新药(IND)批准。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映恩生物在17个国家的230多个临床试验中心拥有七项全球多区域临床试验(MRCT),已有2,000多名患者入组。公司的创新ADC资产已吸引生物制药公司,并已建立数个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与BioNTech、百济神州、Adcendo、GSK、Avenzo的合作,交易总价值逾60亿美元。
 
  公司的核心产品也展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其中核心产品DB-1303(HER2 ADC)已获FDA快速通道资格,差异化布局子宫内膜癌适应症,避开DS-8201主导的乳腺癌红海市场。另一核心产品 DB - 1311(B7 - H3 ADC)同样潜力巨大,B7 - H3 靶点在多种实体瘤中高表达且安全性较好,具备冲击 Best - in - class 的潜力。
 
  映恩生物的成功上市,是港股生物科技融资平台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据悉,2018年4月,港交所新的《主板上市规则》新增第18A章,允许未盈利、无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打破了传统资本市场对盈利能力的刚性要求。截至2025年3月,已有超70家企业通过港股18A上市,涵盖抗体药物、基因治疗、AI医疗等多个领域,总募资额超千亿港元,成为亚洲大的生物科技融资平台。
 
  进入 2025 年,港股市场回暖迹象明显,除映恩生物外,恒瑞医药、百利天恒等龙头药企也相继在年初递表,瞄准“A+H”上市融资。这一系列动作预示着港股生物科技板块将在未来持续发力,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推动生物科技行业不断创新发展。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生物医药行业资本环境呈现局部回暖、整体承压的复杂态势。估值倒挂、退出渠道不畅等矛盾仍未根本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科技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在研发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应对行业挑战。而港股生物科技板块也需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优化资本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映恩生物的成功上市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生物科技行业的发展仍充满机遇与挑战,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