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医药板块近期泛起了不小的波澜。多家药企相继发布退市预警,为行业发展敲响了警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其中,龙津药业近日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据悉,这已是龙津药业今年以来第10次发布退市相关公告,成为关注的焦点。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4月11日,龙津药业收盘价为1.24元/股,总市值4.97亿元,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总市值均低于5亿元,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而吉药控股同样深陷困境,其已连续13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近日,双成药业也发布异动公告,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交易可能在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资料显示,龙津药业的代表性产品包括龙津注射用灯盏花素、注射用降纤酶、注射用比伐芦定、注射用生长抑素、津乐舒七味糖脉舒胶囊等,剂型涵盖冻干粉针剂和口服剂,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类、内分泌类疾病的治疗。龙津药业的营收高度依赖注射剂,尤其是中药注射剂,核心产品注射用灯盏花素曾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贡献了90%以上的营收。
业内表示,产品结构单一是龙津药业多年来面临的短板,除注射用灯盏花素外,其已上市的化学仿制药产品收入规模较小。尽管龙津药业一直在努力克服单品依赖,积极进行心脑血管类、代谢类等高端化学仿制药或创新药的研发或技术转移,以期不断扩展产品线,但目前来看这些努力尚未能助其摆脱困境,龙津药业盈利能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仍然较弱。
吉药控股以医药大健康产业为核心,业务范围涵盖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含药品零售)、医药研发、医疗医养等。据悉,该公司股票自2024年4月30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自2019年至今,吉药控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累计亏损额超过32亿元。面对连续亏损的局面,吉药控股也曾自救,其中包括谋划易主。不过,遗憾的是,吉药控股的数次易主均以失败告终。
双成药业要从事化学合成多肽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该药企曾因重组半导体资产而股价飙升的“妖股”,如今因2024年业绩持续恶化及跨界交易终止,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据2024年业绩预告,双成药业全年净利润预计亏损5500万元至8000万元,扣非后亏损进一步扩大至5837万-8337万元,营收仅1.5亿-1.9亿元,扣除后收入为1.4亿-1.8亿元,连续两年低于3亿元退市警戒线,根据 2025 年实施的退市新规,连续两年营收低于 3 亿元的主板上市公司将触发退市风险警示,若第三年仍未达标,则直接退市。双成药业坦言,集采政策导致药品价格腰斩、核心产品销量锐减,叠加研发与人力成本攀升,成为业绩崩盘主因。值得警惕的是,公司已连续四年净利润波动剧烈:2021年亏损2033万元,2022年短暂盈利901万元后,2023年再度巨亏5074万元,2024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若年报坐实上述数据,公司股票将披星带帽警示。
业内表示,这些药企面临退市风险,不仅是自身经营策略和市场竞争的结果,也反映出整个医药行业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与挑战。随着集采政策的持续推进、研发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药企业需要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多元化发展以及成本控制,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些案例也敲响了警钟,在投资医药企业时,需要更加审慎地评估企业的基本面和发展前景。对于整个医药行业来说,这或许是一次格局重塑的契机,能够促使行业资源向更具竞争力的企业集中,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