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份以来,医药行业备受机构关注,包括科兴制药、九州药业、云南白药等不少药企迎来机构调研。其中科兴制药在2025年4月14日披露接待调研公告称,公司于4月11日接待博时基金、华夏基金、招商基金、国寿安保基金、杭贵投资等103家机构调研,创新药布局更是成为机构关注的焦点。
科兴制药表示,公司2024年开始布局FIC类三靶点抗体药物:公司进一步升级研发战略,开始立项布局具有First-in-Class潜力的三靶点抗体药物。公司正加速推进创新管线的研发进程和商务拓展布局,预计将在2025年完成部分研发管线的商务拓展合作。
此外,在机构调研中,科兴制药披露GDF15靶点的GB18管线在国内IND申请已于3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美国FDA的IND申报中。该药物预计可实现每3-4周一次的注射频率,大幅减少患者的用药负担,提高依从性。对标全球同靶点同适应症辉瑞管线Ponsegromab,公司GB18管线临床前数据,显示明显的差异化优势。公司还表示,GB12是一款创新的双特异性抗体(双抗),其结合了IL-4R和IL-31两个关键靶点的优势。
此外,九洲药业在2025年4月14日披露,公司于4月11日接待中信证券、西部证券、国泰海通、国盛证券、广发证券等60家机构调研。云南白药在2025年4月11日披露,公司于4月10日接待财通基金、国寿资产、国金证券、东吴证券4家机构调研。
其中在研发布局方面,九州药业表示,公司2024 年研发人员 1,034 人(占比 20.68%),计划未来 3 年继续保持增长,重点引进多肽、ADC、小核酸领域人才,研发费用率维持 6%-7%。
对于新分子类型中多肽和 ADC目前能力建设进度,差异化优势及长期定位,九州药业表示,目前九洲药业多肽部门正在开展二期商业化产能建设,预计在 2025 年 9 月投入生产,总体产能将达到 800 公斤/年,将极大提升多肽类产品的交付能力。偶联药物平台目前已经具备独立的高活 linker payload 临床 GMP 生产线和独立的商业化 GMP 车间。未来将按客户需求扩大 GMP 项目交付能力,产能达到百公斤/年以上。多肽业务差异化优势主要在于自主研发的非经典固相技术等在多肽业务领域的应用,将使商业化多肽生产成本具备较大优势;为客户提供自主研发的非天然氨基酸库,帮助客户提高新药研发成功率和时效性。偶联药物优势在于集合小分子液相合成优势、固相合成技术优势和多维度提纯技术,形成特有的、高效的、低成本的合成及生产技术,满足各类客户技术需求,保障项目及时交付。长期定位是为客户提供创新药原料和制剂从研发到商业化生产的一站式服务。
此外,九州药业还在机构调研中表示,2024年公司CDMO 业务收入接近39亿元,其中,国外占比接近 80%,主要以欧洲客户为主,美国占比非常低,在2%左右,现有的关税政策对其没有什么影响。国外客户以海外大药企为主;国内客户以头部创新药为主,商业化品种占比高。海外订单价格相对稳定。
云南白药针对机构关注的核药研发情况表示,用于PET/CT显像诊断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的INR101诊断核药项目2024年5月获得临床批件,11月完成I/IIa期临床总结报告,结果显示产品具备优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11月底递交EOP2沟通交流申请。
云核医药的INR102注射液获批开展前列腺癌的临床试验。本品为云核医药研发的化学1类放射性治疗类创新药,拟用于治疗已经接受过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和紫杉烷类药物化疗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阳性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成人患者。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