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近日公告显示,拟转让上海复健55%股权,持股比例降至45%。而在上个月的3月14日,复星医药刚宣布彻底退出和睦家,如本次交易完成,预计将为集团贡献税后收益约6.5亿元(未经审计)。
在业内看来,复星医药的“瘦身”举措有利于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本使用效率,集中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业绩增长。
实际上,不止复星医药,为应对行业变化和自身发展的挑战,近年来还有众多药企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和战略收缩等举措,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益运营。
例如,1月17日,药明康德宣布将出售明尼苏达州和佐治亚州的医疗器械测试平台设施给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的医疗技术检测、临床和法规咨询公司NAMSA。此前, 药明康德已分别在2024年12月24日和2025年1月13日宣布出售WuXi ATU业务及间接控股子公司药明合联7.17%股份。此外,2025年1月6日,药明生物宣布,默沙东将收购其位于爱尔兰的疫苗工厂,总交易金额约为5亿美元。
同在今年1月,新华医疗宣布约1.13亿元挂牌转让其旗下山东新华昌国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55%的股权。被转让的新华昌国主要从事对医药、医疗服务业的投资,对所投资的淄博昌国医院有限公司进行经营管理、提供房屋、设备租赁业务,该医院是一家以癫痫诊断、癫痫治疗、癫痫中药制剂为特色专科的二甲癫痫病民营医院。据了解,新华医疗近年来频繁转让医院,此前转让的还有淄川区医院西院建设项目、南阳市骨科高新区医院有限公司、唐山弘新医院部分股权等,转让原因大概率和“聚焦主业”的战略规划有关。
2024年8月,天士力发布公告,其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以62亿元人民币向华润三九转让天士力医药集团28%的股份,同时以11亿元向国资背景的国新投资转让5%股份。该交易已于今年3月尘埃落定,华润三九成为天士力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华润有限公司成为天士力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此,天士力正式纳入“国家队”。其表示,2025年将加速临床研究及成果转化,抓好在研管线和平台建设目标达成,持续优化研发管线。
在业内看来,药企纷纷出售股权、转让工厂,这一系列动作,实则是行业在复杂环境下主动求变的生动写照。从复星医药优化资产聚焦核心,到药明康德的战略收缩,再到新华医疗、天士力等企业的一系列举措,无不彰显着药企们对自身发展路径的深度反思与重塑。这些行为不仅有助于企业个体在财务上轻装上阵,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更预示着整个医药行业将迎来一场深度洗牌与结构优化。在剥离非核心资产、拥抱战略调整后,药企有望将更多精力与资源投入到创新研发、核心业务拓展等关键领域,为行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