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行业的广阔版图中,2025 年投资主线愈发聚焦于创新。其中,CXO、生物科技、创新药等细分领域,以其显著的创新属性,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CXO,作为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的代表,堪称创新药企背后的强大 “助推器”。在创新药研发的复杂链条中,从早期的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到临床试验、药物生产等各个环节,CXO 企业凭借专业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创新药企提供了多方位的支持。
分析指出,创新药企自身研发能力有限,借助 CXO 企业的专业服务,能够有效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加速创新药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进程。例如药明生物,作为实力强劲的 CDMO,帮助众多创新药企实现了从实验室成果到药物量产的跨越。
随着创新药的持续火爆,医药行业对 CXO 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这将促使 CXO 行业加速发展,并呈现出强者恒强的 “马太效应”。头部 CXO 企业,如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广泛的客户资源,将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而一些专注于特定技术领域,如 ADC CDMO 细分领域的企业,也将迎来差异化发展的黄金机遇。?
生物科技领域,一直以来都是医药创新的前沿阵地。以基因治疗、细胞治疗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为攻克疑难杂症带来新的希望。
其中基因治疗通过对人体基因进行编辑或修复,从根源上治疗遗传性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脊髓性肌萎缩症等,为患者带来了曙光。细胞治疗则利用人体自身的细胞,如 CAR - T 细胞疗法,在癌症治疗领域展现出了疗效,显著提高了部分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再如,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从药物靶点的发现、药物分子的设计,到临床试验的模拟和数据分析,AI 技术正在帮助科研人员更高效地开展研究工作,加速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
业内表示,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这些前沿技术领域持续投入,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推动生物科技行业蓬勃发展。?
此外,创新药领域无疑是医药行业创新的核心所在。有机构表示,从整体来看,在创新药支持政策不断引导,国内支付端不断改善,供给端企业研发能力继续升级的背景下,坚定看好创新药投资价值。
据悉,近日,创新药利好政策不断,如4月7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印发《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推出32条举措进一步加速医药健康产业创新,推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
从获批数量来看,2018 年至 2024 年,我国累计批准上市创新药 197 个,与此同时,每年获批上市的创新药数量持续攀升。另根据《2024 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2024 年,药审中心审结各类药品注册申请共 18259 件,同比增加 16.2%。在 16117 件药品制剂注册申请中,含技术审评类注册申请 13913 件。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出,药企对创新的热情高涨,大量的创新药项目正在快速推进,等待破茧而出。?
近年来,双特异性抗体、GLP - 1 等重磅品种成为创新药的发展热潮。在双特异性抗体方面,国内已经有 3 款产品成功上市,16 款进入临床阶段,适应症主要集中在肿瘤领域,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等。已上市的品种,如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单抗和达沃西单抗,通过医保谈判后,在 2025 年有望实现市场规模的快速放量。同时,多个在研品种也进入了关键节点,百济神州的泽尼达妥单抗申请上市,预计 2025 年第二季度获批;康宁杰瑞的 KN026 正在进行三期临床研究,有望在 2025 年底至 2026 年初发布临床成功公告。
GLP - 1 药物领域同样成绩斐然,虽然国内研发起步相对较晚,但在原料药开发生产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2025 年,国内 GLP - 1 药物有望迎来重大突破,甘李药业的博凡格鲁肽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如进展顺利将申报上市;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注射液在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体重控制以及成人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两个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这些创新药的研发和上市,不仅将为患者带来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也将为医药企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综合来看,CXO、生物科技、创新药等细分领域紧密相连,相互促进。CXO 为生物科技和创新药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和外包服务,加速创新进程;生物科技的前沿技术为创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治疗思路;创新药的成功上市则进一步验证了生物科技技术的可行性和商业价值,同时也刺激了对 CXO 服务的需求。在 2025 年及未来,随着全球对医药创新的需求不断增长,政策环境持续优化,资本对创新药赛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些具备创新属性的细分领域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医药投资的核心方向。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