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医药市场环境的变化,跨国药企加速调整布局。据业内统计,仅今年4月份以来,至少已有超11家跨国药企宣布裁员,包括吉利德、罗氏等。
具体来看,致力于眼部疾病治疗药物研发的Opthea近日宣布,为削减开支、节省资金,公司决定裁员65%。截至2024年6月,公司原本有34名全职员工。本次裁员计划预计在5月1日完成,之后公司仅保留少数员工,负责确保临床试验活动合规终止以及维持行政运营的正常运转。分析认为,该公司裁员的背后主要因其寄予厚望的核心产品sozinibercept在关键临床试验中接连受挫。资料显示,sozinibercept是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D的抑制剂,承载着治疗多种眼部疾病的使命。
Relay Therapeutics在精简员工人数和产品线一年后,又宣布进一步的裁员计划。该公司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文件中解释说,3月底宣布的裁员计划将使仍在公司工作的46名全职员工减少到只有6人。资料显示,这家公司致力于开发创新免疫疗法,核心技术为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acrophages),公司拥有多款在研产品,如CT-2401有望治疗晚期代谢相关性肝病,CT-1119 是靶向间皮素的CAR-单核细胞疗法。但近年公司面临困境,为此开启了多次裁员并不断调整研发管线。
吉利德在今年3月份之前就已经传出分别在西雅图办事处、加州总部进行裁员,并宣布2025年中结束运营其细胞治疗子公司Kite Pharma在费城的工厂。其中在加州,吉利德计划将在其位于福斯特城的总部裁撤149个职位。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在邮件中解释称,此次调整是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以筹备即将推出的半年一次HIV治疗药物lenacapavir及其他即将上市的产品”。值得一提的是,4月份,吉利德中国同样有裁员的消息流出。4月1日,吉利德中国方面回应称,公司持续推进吉利德的长期战略目标,并不断加速临床进展。公司正在进一步调整资源,为即将推出每年给药两次的用于HIV预防的来那帕韦(lenacapavir)以及其它近期上市的产品做准备。不过,截至目前,其尚未透露中国区的裁员规模和涉及部门。
罗氏也同样在进行新一轮调整。据外媒4月初报道,罗氏美国基因治疗公司Spark Therapeutics在美国费城裁员337人,裁员人数超过公司现有员工的一半,剩余310人将整合进入罗氏。同时,罗氏在Santa Clara的Molecular System(分子诊断)部门将裁员108人。并且其将在美国旧金山湾区裁减149名员工。对此,罗氏称此次裁员是为了进一步调整资源,为即将到来的每半年一次的lenacapavir(一种用于HIV预防的药物)的推出以及其他近期的产品推出做准备。
在业内看来,跨国药企纷纷裁员的背后,是产品研发受挫、市场布局调整、成本控制需求等多重因素交织。在全球医药市场风云变幻的当下,这场裁员潮或许只是行业深度调整的开端,后续是否会有更多药企跟进,又将如何重塑全球医药行业格局,值得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